【來論】動態清零 防疫新目標

2021-11-21 00:00

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衞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目標,做到及早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確保疫情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目前,香港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兩地恢復正常通關的工作正有序推進,我們必須跟隨國家防疫政策,堅持「動態清零」的目標,在不斷調整及完善防疫措施及體系下,進一步鞏固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爭取早日實現通關。

「動態清零」,指的並不是完全「零感染」,而是指在常態化防控階段要最大限度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置,堅決防止出現疫情社區持續傳播。在目前尚無新冠的特效藥物,疫苗突破性感染又不斷出現,且危重症增多的情況下,堅持「動態清零」的防控政策就有了其必要性。一方面,該策略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病死亡和重症率,另一方面,這也是成本效益較高的方案。近兩年中國的抗議實踐證明,正是「動態清零」態勢使中國不斷控制局部階段性疫情,從世界範圍看,國內外抗疫期間,中國復工復產、經濟回升、數據向好、貿易增加、GDP增長……這些現象都說明,「動態清零」並不會對經濟造成衝擊,是必須堅持的、正確的防疫目標,也是香港接下去努力的方向。

「動態清零」的重點,首先,必須內防反彈,確保本地沒有零星的反彈個案再出現。本月開始出台「安心出行」強制使用新規定,是一個好的開始,對市民自身來說是多一重保障,只有自覺使用,當去過的地方有染疫風險的時候,市民才能在第一時間內知道,盡快進行檢測採取措施,利人利己。然而,自該程式推出後,不少別有用心之人使用假程式、截圖等方式企圖蒙混過關,這不免讓人反思,當下抗疫措施仍存在不少漏洞,接下來有必要進一步收緊,完善和採取更嚴謹的措施。例如,應考慮擴大強制使用「安心出行」的範圍,並嚴查、加強核實,避免類似「製造使用虛假文書」的情況再次出現。

其次,要嚴防海外輸入。雖然本月政府已經收緊豁免隔離的群組安排,但近日仍然相繼有獲豁免隔離檢疫的國泰貨機機師由德國回港後確診。海關員工、機組人員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防疫漏洞」,屬於高危群體,政府應該考慮取消其豁免檢疫安排,在二十一天之內對海外到訪人士進行「密封式管理」,才可以大大減低病毒再次輸入及引致本地爆疫之可能,以最大程度確保安全。此外,不少來港人士違反強制檢疫令,導致社區有傳播風險,政府應加強宣傳讓檢疫人士清楚違例的後果,加強執法及判罰力度,以儆效尤。

當然,香港要做到「動態清零」,只靠以上兩個重點仍然不夠,根據內地成功的抗疫經驗來看,還有一個關鍵要點:政府要具備「追蹤病毒」的能力。這就要求政府要盡快推出帶有追蹤功能的「港版健康碼」,它是防疫必須,也是通關必須。「追蹤病毒」能力的重要性大家有目共睹,近來內地多地均出現零散個案,但多虧了其成熟的「健康碼」系統,在最快時間內能夠追蹤溯源,切斷感染鏈,有效組織大面積爆發。此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注射疫苗仍然非常重要,可以起到降低病死率、病重率的作用,香港目前接種率仍未達到實現群體免疫最低要求的七成,必須再接再厲,谷首針和第三針,雙管齊下,盡量提高疫苗覆蓋率。

「動態清零」並非一成不變,隨着疫苗的不斷更新,阻斷感染的水平也會得到提升,藥物的研發也會取得突破。以及,當海外疫情減緩,標誌着疫情得到根本性轉變的情況下,相應調整和改變「動態清零」的高壓管控力度和措施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在此之前,香港始終不能放棄提升「動態清零」的能力,繼續對接內地防疫機制,這是接下去香港必須要堅定的目標和方向,以爭取盡早實現通關,實現市民心願。

張學修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