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擴張失利 料高增長期已過
2021-11-09 00:00(星島日報報道)中國火鍋店龍頭海底撈(6862)「疫市」擴張失利,同店表現倒退,近日宣布年底前關閉300家門店,亦展開「啄木鳥計畫」著手改善經營表現,為中國火鍋餐飲復甦步伐帶來隱憂。分析認為,中國消費行業仍在穩步增長,但個別企業的成長周期較短,相信海底撈的高速增長的時期已過去,難以靠擴張搶市佔率,未來中國很可能出現新餐飲龍頭。
該集團去年在疫情高峰期下被逼關店,約有一個半月全國店鋪頓失收入,令上半年轉蝕9.6億元人民幣,當時主席張勇卻反其道而行,在6月判斷疫情會在9月結束,因此決定大舉擴張,務求在低迷環境下搶佔復甦先機。去年底海底撈門店達1298家,一年間淨增達530家,至今年上半年分店有1597家,如以此計算,關店後仍與去年底水平相若。
不過,即使在中國經濟復甦之下,擴充門店的成效不彰,今年上半年平均平均每天翻枱率只得3次,較去年疫情高峰同期的3.3次為低,未達到管理層預期。海底撈上周五宣布改革同時,亦在社交媒體上總結,問題在於部分門店選址錯誤、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於奔命」的組織變革等。
事實上,不止急速擴張的海底撈碰壁,同行呷哺呷哺(520)今年亦宣布會關閉200家虧損門店,創辦人賀光啟早前重新擔任首席執行官掌管公司時表示,近幾年公司「走了不少彎路,包括選址、管理、定位等違背了作為大眾消費為主的餐飲品牌的定位」,暫時停止擴張。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中國的火鍋企業品牌對業績影響舉足輕重,可有效帶動食客慕名而至,但品牌效應一般較為短暫,通常幾年便完成「生命周期」。他指,在這個入場門檻較低的行業中面對競爭者加入,海底撈過去依靠開新店來霸佔市場,但早前已見到經盈利潤率持續受壓,令其不得不放慢腳步,重新聚焦內部經營效率。
伍禮賢認為,中國的消費板塊仍然會受惠經濟增長帶動而平穩向上,相信火鍋業亦正在復甦,但海底撈龍頭地位很可能受到挑戰。他又表示,海底撈的改革需要看其不裁員工之下有否降低經營成本,以及翻枱率能否改善,認為仍要時間觀察成效。
據行業資訊機構艾媒諮詢數據估計,2021年中國火鍋行業市場規模達4998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疫前水平低6%,但重新步入增長,料至2024年市場規模將增至6413億元人民幣。而中國飯店協會近期發布的《2021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中,海底撈連續五年高踞榜首,其次為呷哺呷哺。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