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構思房會付現金津貼
2021-10-11 00:00
林鄭月娥昨日出席一電視節目時表明,短期房屋措施在她任內的過去四年已「傾囊而出」,不能再有更多這些措施。短期唯有加快建屋流程,而「組裝合成」建築法正是最快方法,但房委會鮮有採用。
政府至今已向五萬個輪候公屋逾三年的合資格家庭批出現金津貼,佔申請數目的八成。林鄭月娥透露,「我有個得意的想法,我提到要提升管治效能,當我將該任務給你,你就要負責。」她又舉例稱,政府目標是公屋三年上樓,當政府向房委會交付土地後,房委會在建屋進度緩慢時,需代政府向輪候公屋的市民支付現金津貼,促使對方有動力加快建屋流程。
林鄭月娥解釋,「今日現金津貼的錢是政府出,為何不是房委會出呢?因為你建得慢你出錢,希望令它有動力建快點,建快得一個月得一個月、兩個月得兩個月,否則它付錢,建立一個更實在的問責精神。」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昨回應指,房委會在組裝合成技術上是先驅者,只要環境許可的情況下亦會選用,如應用於樓梯、樓板、洗手間及廚房。她亦進一步解釋,部分環境不能應用組裝合成,「例如近年的『插針樓』。『插針樓』本身的地盤很小,建屋的時候,組合成了的配件,運到地盤都要有地方擺放才可以。」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房委會不是不希望加快建屋,而是從生地變為熟地的過程中,改劃及平整土地等前期規劃程序的種種不確定性,令建屋進度變慢。而且近幾年出現「議會抗爭」,社區對某部分項目有不同訴求,亦加長了城規會審批和公眾諮詢所花費的時間。
他直言看不到房委會同事疏懶,故單將責任歸咎於房委會的說法不夠準確,「如果『拆牆鬆綁』做好晒,起屋仍然咁慢,再向房委問責會比較公道」。對於房委會應否「受罰」支付津貼,他則答「其實房委會啲錢都係公帑,冇太大concern」,認為最重要的是款項能幫助輪候上公屋的市民。
另外,他又歡迎《施政報告》提出招標讓承辦商合併負責設計和建造,以及於東涌、洪水橋、觀塘及安達臣道石礦場四個發展項目中廣泛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的建議,認為能有效壓縮流程,但強調要視乎能否突破選址地點和交通運輸的技術限制。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