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工業邨要追上創科步伐
2021-09-19 00:00創科局局長薛永恒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月先後巡視科技園轄下設施,反映特區政府對創科工作日益重視,視之為本港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但不得不說,當局近年大力推動本港再工業化,因應「工業4.0」而投放了巨額資源,法定機構科技園公司旗下三個工業邨理應扮演極重要角色,可是科技園高層數月前公布的八大方向卻予人流於口號式之感,沒有實質重點發展方針,頗為令人失望。
所謂再工業化,不是要將勞工密集的生產線回流香港,而是要藉此推動「創科」和「人才培訓」、全力發展高新科技產業。早於一六年的政府《施政報告》已清晰寫明此目標,之後科技園表示會鼓勵工業邨內的廠戶交還未用的地積比率或未盡用的廠房,但一直進展緩慢。近些年來,科技園成功收回工業邨的土地不多,一八年七月前僅收回十二公頃地,翻新了一座樓高四層、總樓面面積八點四萬方呎的精密製造中心,現已全部租出。
精密製造中心以推動高科技智能生產為主,方向正確,是一個好的轉型,但就只有這僅僅八點四萬方呎而已?這顯然遠遠不夠。就以將軍澳工業邨為例,只要在內裏走一回,發現其實仍有不少空置廠房、土地,數據技術中心(DT Hub)及先進製造業中心(AMC)算是最新設施,但不少廠房仍像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業界估計,三個工業邨空置用地/項目以將軍澳最多,地盤面積料達九十萬方呎,空置率應逾一成,元朗及大埔兩者共約六十萬方呎,即全部空置用地總共約一百五十萬方呎,如以二點五倍地積比計算,浪費的樓面面積高達三百七十五萬方呎,這是十分可觀的數字。
特區政府早前確認將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重任交予科技園,創科園佔地約八十七公頃,提供的總樓面面積也只是一千二百九十二萬方呎,而工業邨所浪費的樓面面積其實已等如此新園區四分之一有多。科技園未來要集中精力做好創科園這龐大的重點項目,但工業邨「去舊迎新」也必須盡快進行,以達相輔相成之效。然而,科技園未有積極處理工業邨種種問題,同時更要政府給予新土地擴展工業邨。
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科技園曾表示一幅毗連元朗工業邨十五公頃土地可探討作高新科技工業廠房,而政府其實亦在蓮塘/香園圍口岸附近預留約五十六公頃土地予工業邨長遠發展。事實上,土地、資金以至人力物力是應有盡有,但工業邨近年所交出來的「功課」乏善足陳,尤其是最近代啟用(一九九五年)的將軍澳工業邨,管理劣績特多,最多人留意的新聞,只是以優惠價批地予一些資金雄厚的外地巨企做數據中心,發展表面上看似是高科技產業,但實質類似「劏房租機公司」,並因此引發官司糾紛。
面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一日千里,本港的再工業化已經刻不容緩,發展創科要快狠準,可惜工業邨的新發展卻緩慢滯後。所謂恨鐵不成鋼,筆者以為,科技園若仍不積極進取,肩負推動創科的重任,那不如縮減工業邨規模,騰出珍貴土地作社區或運動場地設施,甚至用來起屋解房屋燃眉之急更好。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