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風暴引爆科指 一年升幅盡數蒸發

2021-07-2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恒生科技指數今天剛好面世一周年,遇上強勁監管風暴來襲,令過去一年升幅盡數蒸發,累跌1%。30隻成分股一年來累計升跌各佔一半,而跌幅最顯著為一眾第二上市中概股。市場人士認為,科指生不逢時,相信中資科技股短線仍有一定沽壓,但科指並非全部都是監管對象,一些龍頭股在中長線價值仍然合理。

恒生科技指數去年7月27日面世,定於6862點起步,昨日在成立一周年前夕遇上市場大沽貨,大跌477點或6.57%,收報6790點,將所有升幅完全抹去,累計轉倒跌1%。科指今年一時成為市場熱捧對象,「北水」積極來港掃貨追逐增長股,令指數於2月18日高見11001點新高,市值達到20.1萬億,惟外圍美國債息急升引獲利盤湧現,至近期反壟斷打擊、網絡安全審查、教育補習肅清歪風等多個監管政策愈收愈緊,引致新經濟股不斷挫沽,指數從高位急挫38.3%。

過去一年30隻科指成分股中,升跌各佔一半,5大權重股為「ATMX」及快手(1024),各佔8%權重,而市值最大的騰訊(700)及阿里巴巴(9988)跑輸指數,一年以來分別累跌7.2%及19.6%;快手昨日則跌穿上市價,僅僅累跌0.9%好過指數;至於美團(3690)及小米(1810)表現搶鏡,分別累升23.5%及71.2%。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黃栢寧表示,以表現看,科指有生不逢時的感覺,被不斷創新高的美國科技股指數比下去,當中主要在於發展周期不同。他稱,因為過去10年中國科技急速發展,誕生很多科網巨企,但新經濟模式已影響市民生活,最終引致中央出手控制。他相信,市場對該類股份的估值會重調,短期仍有一定沽壓,「以往可以放飛自己,做乜都得,盈利增長就好強勁,但而家要有質素增長,未必可以再濫用企業規模賺到盡」,但認為部分港股的科網股擁有獨特優勢,具有搶佔海外市場份額,長遠價值而言仍然存在。

科網股的政策風險早在半年前出現,利達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黃耀宗表示,該基金早在今年初已不斷減持科網股,目前相關組合只有小米(1810),而且大部分資產配置在海外市場。他指出,科指已跌至中長線吸引水平,但暫時仍未打算入市,「短線愈無人有興趣就愈近見底,但係最後一段浪可以好嚇死你」。

黃耀宗又稱,並非所有科指成分股都是今輪監管對象,其中與生活消費有關的企業會盡量避免,「如果監管框架出唔到嚟,會好難睇平定貴」,相信要等待監管清晰政策正式出台後,才能再作評估入市時機;但部分有國策推動的硬件股份,如半導體、汽車相關板塊等,仍然值得選擇。

值得留意的是,拖累科指罪魁禍首主要與回流的中概股有關,新東方(9901)旗下的新東方在線(1797)自上市後股價一直潛水,近期又成整頓重點,昨日收報3.94元,一年來大插89.4%;汽車之家(2518)上市不足3個月就獲納入指數,同樣屢屢破底,昨收報95.8元,上市至今累挫45.7%。其他半新成分股如百度(9888)、嗶哩嗶哩(9626)、萬國數據(9698)等,都在下試歷史新低。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毋須在此刻為中概股及科指「判刑」,第二上市股份納入科指前,該股已在美股當炒一輪,因此出現尋底可以理解,並指出科指本身特性是波動較大,投資者入場前亦應有心理準備。葉又表示,現時市場仍在消化負面因素,但個別龍頭股已跌至吸引水平,舉例指騰訊去年底受螞蟻上市引發的金融科技監管風波,股價一度跌至519元,觀乎昨日收報490元,反映具備吸納條件。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