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直talk】香港出產中國太空人 非天方夜譚

2021-07-11 00:00

中國航天科學家於六月期間旋風式訪港,掀起一番航天熱潮。專家在公開場合中指出,香港的基礎研究出眾,研究環境國際化,並預言在未來中國太空探索工程中,必然會有香港航天員參與。筆者認為,對香港年輕人來說,專家此言絕非遙不可及。

未來的載人太空船將會超越「神舟十二號」的容量,類似今天的小型飛機,載有航天員也有乘客。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最近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將與其他三位客人,參與由自己公司開發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太空漫遊計畫。因此,把香港科學家送到太空站裏進行各種不同的研究實驗,並非天方夜譚。生物醫療及人工智能是香港兩大主要研究方向,成就得到世界認同,新一代人才亦不少,可見香港科學家絕對有能力在相關領域上為中國航天研究工程作出貢獻。

太空環境複雜,長期處於「微重力」(Microgravity)及高輻射的狀態,人類在這些條件下生活與地球截然不同,能否適應仍然是一個謎,因此太空科學家一直不斷地探索。例如,美國航天員錢賽勒醫生曾經兩次升空,在國際太空艙工作合共一百九十七天,主要進行醫學研究。她指出,輻射對人體影響最大,在太空艙內航天員有足夠的保護,但未來在月球、火星表面,若缺少了如大氣層的保護,人類又怎樣面對輻射呢?她也指出微重力影響人類行動,所以航天員在太空中漂移、翻觔斗,站不穩腳,正因如此,航天員在太空逗留太長時間,會導致嚴重骨質疏鬆,那麽在太空環境中,醫生可以如何幫患者治療呢?錢賽勒解釋這些醫學問題,都是她投身太空研究的原動力。

在人工智能方面,電腦科學家在太空應用上仍然認識不深。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標是「機器代人」,然而在今天太空站面對突發事件時,所有決定都主要由航天員作出的。太空艙內的電腦設施,主要是應付航天員的日常操作和數據收集,離開「機器代人」還有一大段距離。

人工智能運作要求超高運算能力,在地球上不少人工智能應用都利用中央化雲端超級電腦系統進行實時運算,但此做法在現有的通訊條件之下,並不太適用於航天工作。例如月球與地球之間的通訊延遲以數分鐘計,人工智能難以作出即時決定,而任何延誤的決定都會造成太空意外。為避免意外發生,航天專家可以考慮在太空艙內裝置超級電腦,進行即時運算,但太空的高輻射會影響高速運算,以至運算的邏輯,可能引發的太空事故可大可小。再者,在知識庫裏,由於太空上一切事物都是嶄新的,地球人工智能系統重未遇過,不懂得如何處理。因此,航天人工智能系統必須在太空現場重新進行大規模的「機器學習」。

以上太空工程所面對的醫學及人工智能問題,都有待航天員在太空上解決,但香港有否適合人才當航天員呢?近日「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放榜,近二千二百名本港考生之中,有一百三十人考獲滿分成為狀元,可見香港不乏年輕人才,所以筆者相信港產太空人指日可待。然而要他們成為「中國太空人」(Tikonaut),香港大中小學首先要做好國情教育,讓年輕人不但以投身航天事業為抱負,更以貢獻國家太空計畫為傲。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榮譽會長黃錦輝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