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設立有效認證制度 提防海鮮欺詐

2021-06-07 00:00

日本計畫將福島核廢水排出大海,隨時引發食安危機。消費者或覺得,只要日後購買海鮮時多加留意產地來源,便毋須過分擔心。然而有不法商人會提供虛假資訊的偽冒標籤,包括標示虛假來源地,若無法阻止這些「海鮮欺詐」行為,市民要食得安心,並不容易。

英國《衛報》早前分析四十四項研究,發現在三十多個國家出售的九千多種海鮮產品中,三成的標籤失實。標籤錯誤一般包括將低價魚標為貴價魚、將同類別的海鮮標記為不同品種,甚至以非海鮮類產品充當海鮮。

海鮮欺詐得以存在,與海鮮供應鏈的運作息息相關。海鮮供應鏈由上游的捕撈或養殖,到加工、運輸、分配、批發和零售,過程涉及多個持份者。來自養殖場的海鮮,較易追溯源頭,但在大海捕撈所得的野生漁獲,追查來源如同大海撈針,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向捕魚船收集漁獲後,在加工時魚目混珠。

海鮮欺詐更為非法捕撈漁船提供了「散貨」的途徑。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漁業經濟學家Rashid Sumaila去年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漁民通過轉手,把非法捕撈的漁獲偽裝作合法捕撈的魚類出售,經漁船運到大型轉運船加工,加工船將其與合法捕撈的漁獲混合,並貼上誤導標籤,以賺取更豐厚利潤。

偽冒標籤亦會引發健康風險。《衛報》指出,一些較低價的油魚經常充當吞拿魚出售,但油魚含有大量難以消化的蠟酯,人類食用後或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嘔吐和頭痛。○七年,香港有大批市民因吃了標示為「鱈魚」的急凍魚扒後,出現腹瀉,經調查後證實,該些「鱈魚」實際上是「油魚」。

另外,不少海鮮都帶有致敏原,若標籤錯誤,令消費者誤食含致敏物海鮮,隨時性命不保。非法捕撈的漁獲由於難追蹤源頭,消費者無從得知相關水域是否有污染等問題,隨時吃了被污染的海鮮亦不得而知。

目前,本港魚類供應有九成從超過一百七十個國家及地區入口。為了保障食物安全,政府會透過抽查和標籤制度規管供港海鮮。

受《公眾衞生及巿政條例》規管,入口的海產在運抵香港時,食物環境衞生署會進行檢查或抽樣化驗。其中非由漁場返港的運輸貨船,以及運輸死魚的船隻,分別需要向海關及魚類統營處申報。但抽查制度並不包括活魚,意味活魚可在毋須申報的情況下,由捕魚場直接回港,因為沒有入口記錄,消費者難以追蹤來源,或增加被騙風險。

法例又規定,預先包裝的海鮮須加上標記或標籤,列明食物名稱或稱號、原產國家的說明等資料。惟本港超市售賣的海鮮曾被揭標籤錯誤,包括錯誤標示品種、來源地及生產方法等,涉及的兩家超市均表示產品是從供應商取貨,即標籤有機會在供應商一環,甚至在供應鏈更早階段已出現問題,意味在標籤制度下,不法分子仍可能瞞天過海。

要打擊海鮮欺詐,有效的認證制度十分重要。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設計了一套海鮮進口監測系統(SIMP),追蹤十三種被認定為經常涉及非法捕撈和海鮮欺詐的海洋物種,要求進口商提交入口資料,再與國際貿易數據系統和美國政府的數據門戶進行比對,透過檢視其生產過程、入口和出口等資料,追溯其捕撈或生產點,驗證其合法性。惟有關系統成效並不顯著。

單靠記錄和比對資料行不通,加拿大網店Organic Ocean與當地的貴湖大學實驗室合作,後者不定時派人為海鮮抽取DNA,再與現行資料庫已知物種的DNA進行比對,確保所售海鮮沒有造假,檢測結果由實驗室放在該商戶的網站上,讓公眾查閱。

這種方法能認證購買的海鮮非魚目混珠,但大規模進行DNA檢測涉及高昂的成本。加上如上文提到,漁民一般會將漁獲交給加工船貼標籤,除非如Organic Ocean般,整條生產鏈由同一公司進行,否則即使漁民合法捕魚,難保加工船會「做手腳」。

消費者想買到可安心食用的海鮮,或可經由國際和本地推出的第三方環保海鮮認證標籤,選購環保海鮮。這些標籤代表海鮮是使用可持續方式養殖或捕撈。本港有海洋保育人士提議政府,參考現有的有機認證及標籤制度,使用環保海鮮標籤,甚或由政府推出認證制度。透過公開整條海鮮供應鏈,市民可了解所買海鮮的生產地、加工、運輸等過程,提高透明度之餘,一旦購買了涉嫌被「掉包」的海鮮,亦可追溯來源。

海鮮欺詐涉及的層面廣,加上本港的入口海鮮來自一百七十個國家及地區,要全面打擊並不容易。眼看核廢水問題逼在眉睫,當局或可先處理海鮮來源認證的問題,甚或參考福島核事故發生當年,收緊對福島及鄰近地區的食品(包括水產)的入口管制,以免有問題的海鮮危害市民健康。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