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CQC助診斷阿茲海默症

2021-06-0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阿茲海默症患者多出現海馬體退化的初期症狀,傳統診斷依靠醫生肉眼及經驗,比對磁力共振掃描(MRI),難以在患病初期作介入治療。中文大學數學系教授雷樂銘,利用「計算擬共形幾何學(CQC)」及患者樣本數據,將患者的海馬體平面圖案轉化為立體圖像,點對點「計算」海馬體在不同時間的變化,有助及早發現及「預測」病變情況,準確率達九成。

據統計,本港在二〇三九年將有高達三十三萬名腦退化症患者,七成屬阿茲海默症,雖暫無藥物根治,但若在徵狀出現初期得到適合治療,可延緩衰退情況。現時醫生診斷多依賴肉眼及經驗,比對患者的海馬體變化,做法費時失事。中大數學系教授雷樂銘把其領導的CQC研究,應用在醫學範疇,今年正式與中大醫學院合作,編寫電腦軟件,協助分析患者海馬體的病變情況。

研究團隊把健康人士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海馬體MRI平面圖像,上載至軟件,轉化成可隨意旋轉立體圖像,展示大腦結構,讓醫生迅速識別需要關注的位置,軟件已成功找出逾九成確診個案,證實有效識別患者。雷樂銘稱,祖母因腦損傷引起的併發症離世,令他一度立志成為醫生,但他因怕血而放棄醫生夢,今次合作使他變相「圓夢」,「希望從腦疾病入手,幫助醫學界更深入掌握。」

雷樂銘形容,大腦表面的山脊狀和凹槽狀結構,「如同由很多幾何圖形組成」,由平面轉成立體的過程中,會在圖像表面劃分成多個緊密相連的三角形,點對點「觀察」大腦在不同時間的變化,並以不同顏色標示轉變程度。

雷樂銘期望數年後,軟件能於臨牀使用,相信有助醫生更早發現高患病風險的病人外,更能「預測」病變情況作適切治療,同時繼續與中大醫學院合作,利用CQC評估兒童睡眠窒息室的患病風險,並與意大利機構探討應用於4D打印技術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