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現實捕捉」 房署省時減人手

2021-05-24 00:00

(星島日報報道)隨着科技發展,房署近年致力推動「無紙化」。房署總結構工程師(發展及建築)王偉洪表示,署方盡量善用創新科技,協助推展公營房屋發展策劃、設計和建造工作,近年更銳意一改過往以紙筆紀錄的方式,引入三維「現實捕捉」技術,透過科技來測量建築物及地形,並製造出三維數位模型,以獲得發展用地的現場數據,不但時間更快,亦可節省六至七成的人手。他稱,房署將會首次利用背包式移動測繪系統,為處於規劃階段的華富邨重建項目收集數據;同時亦於一條跨越西九龍公路的行人天橋工程,引入全自動雷射測量技術,確定各構件的定位。

房署發展公營房屋,過程中可能遇到不同的挑戰,包括需克服不同發展項目的獨特地理環境等。房署總結構工程師(發展及建築)王偉洪表示,署方近年引入三維「現實捕捉」技術,透過科技來測量建築物及地形,並製造出三維數位模型,有助團隊獲得項目現場數據,不但時間更快,亦可節省六至七成的人手,所掌握的數據也能更準確。

王偉洪指出,房署今年會在合適公營房屋發展項目,研究採用相關技術以協助規劃和建設的可行性,當中包括三維雷射測量技術等;近年雷射測量技術裝置有著高速的發展,雷射測量技術儀器已從固定坐地式,發展到移動式,市場於去年中更出現背包式移動測繪系統,讓使用者能夠以步行速度從多個地點進行雷射測量,更配置多個鏡頭進行全景拍攝。

就處於規劃階段的華富邨重建項目,王偉洪稱房署將會首次利用背包式移動測繪系統,為該重建項目的公共空間收集數據記錄,包括華富邨現時建築物的外牆、道路設施、樹木等的位置及大小,讓項目團隊易於理解現時屋邨公共空間的實際情況,有助於華富邨重建時作階段性設計,安排臨時或重置相關的民生設施,減少重建時對居民生活造成的影響。

王偉洪稱,房署早前曾於華富邨內部分公共地方測試背包式移動測繪系統的操作,測試當日大約使用了二十分鐘,以收集部分公共空間的現場數據作記錄,測試所涉及的公共地方面積約五千平方米。

自動雷射測量技術亦可引入組裝合成建築法,王偉洪稱房署近期建造一條跨越西九龍公路的鋼製長跨度高架行人天橋,為確保在天橋建造期間公路及鐵路能繼續運行,承建商把天橋分為兩節,並在天橋兩端把半段天橋豎起再放下來,最後以一晚時間,才在中間位置把天橋接駁起來,這種建造方法只能容許極少的誤差,否則天橋各鋼鐵構件在天橋中間會碰接不上。

為確保各個接口在量度均能保持精準,他稱承建商在不同的施工階段都採用了雷射測量技術,以確定各構件的定位。相對於傳統測量設備,承建商在這條天橋建造過程中所採用的全自動雷射測量技術,能減少測量人員目測及計算的誤差,並能同時測量及紀錄整條天橋不同位置的定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