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智慧科技提升長者居家安全
2021-05-02 00:00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於十五年後佔整體人口達三成,未來二十年將增加近一倍;長者人口超過二百五十萬的情況將維持最少三十年,可見人口老化日趨嚴重,故當局必須要盡快審視現行的老人政策,加強社區護老措施。
有社區調查發現,長者在家意外跌倒比率高達四成。長者跌倒容易骨折,甚至死亡。有研究發現,五十五至七十歲的長者因跌倒致死的比率達百分之七點五,七十歲或以上更倍升至百分之十七點六。
跌倒不但會令長者身心受創,還對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早於十年前,已有研究估計中國每年有二千五百萬次長者跌倒事故,耗用醫療費用達五十億人民幣,所產生的社會成本更高達六百至八百億人民幣。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分析二○○七年至二○一六年所收集的數據,發現美國每年有三百萬長者因跌倒而送入急症室,衍生的醫療開支每年多達五百億美元,又預測到二○三○年,美國每小時會有七名長者因跌倒而身亡。
每年香港六十五歲及以上在社區居住的長者當中,每五人約有一人曾經跌倒,而長者跌倒求醫的數字更有明顯上升趨勢。中大醫學院意外及急救醫學教研部團隊研究威爾斯親王醫院內有關老人創傷的數據,發現二○○六至二○一五年的十年間,長者在低處跌倒受傷的個案升幅逾四倍。
在日常生活中,長者失平衡跌倒墮地,更可能引致肌肉損傷、肺炎、脫水,以及低溫症等現象,他們往往因此而產生「跌倒後症候群」(post-fall syndrome) ,害怕再度跌倒,減少外出參與社交活動,令生活質素下降。
有研究顯示,跌倒個案中,逾三成長者有機會重複跌倒,屬跌倒高風險群組,如能及早識別,可減少意外發生。浸會大學物理系團隊研發了全港首個「步固智能防跌系統」,只要輸入如年齡、身高及體重等基本資料,然後讓長者戴上裝有晶片感應器的腰帶,並進行三個步驟,包括開眼及閉眼在原地站穩三十秒、步行二十至三十步,以及三十秒內在椅子上進行站立和坐下的動作。腰帶連上的雲端系統再配合步態分析儀,便能以五分鐘時間作出分析報告。
報告可顯示測試者步行時的力量分布,如痛症患者為減少痛處受力,多以步態遷就,令步行時使用的力量及步速不均,醫護人員從中會發現測試長者可能出現痛症,又或是患有長、短腳及扁平足等情況。美國曾按二○一二年長者跌倒的數據估計,只要及早識別高危長者(如平衡不足)並作出適切治療,每年各州可節省的醫療開支可達逾八百萬美元。
其實,長者跌倒的原因大多數是由於肌肉數量減少、退化萎縮或患有骨質疏鬆症所引致。港大及城大團隊合作研發了一套可穿戴式的新型智能機械人系統,該款機械人有如「護膝」一樣,長者只須將它穿上,其智能納米傳感器,以及分布式驅動系統便會運作,協助長者膝蓋發力完成站立、行走等動作,確保他們可以步履穩健,減低跌倒的風險。
現時,市場上針對長者的家居安全而設的樂齡科技琳琅滿目,只要我們善加利用,便能為長者打造一個友善的生活環境。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
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