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受訪者網購有不快經驗

2021-04-0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港人習慣網購,小至飾物大至食物,通通都可在網上購買。民建聯一項網購陷阱調查發現,在三千多名受訪者中,逾四成半人,即一千三百多人都遇過不愉快的網購經驗,大部分涉及貨不對辦及貨品有瑕疵等問題。民建聯建議政府研究監管電子商貿,包括設立冷靜期等。

消委會就指疫情影響消費模式,去年網購投訴有一萬三千多宗,按年升幅近兩倍。

民建聯於今年初就疫情期間的網購情況作電話訪問,三千多人中有三成三人有網購習慣,其中有超過六成人在疫情期間增加網購,主要是購買家品雜貨及日用品。而近六成人最常使用中國網購平台,其次按序是本地及海外。不過,有超過四成半受訪者有過不愉快的網購經驗,例如貨不對辦、貨品有瑕疵及遲送貨等。

民建聯就建議政府研究監管電子商貿、包括設立冷靜期,並加強同內地部門處理跨境消費投訴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消委會指,疫情影響消費模式,去年網購投訴按年升幅近兩倍,達一萬三千六百四十二宗。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光顧有信譽的網店,一旦付款後未能收到貨品,追討損失可能有困難,消費者亦適宜選擇有退款機制的付款方法。

消委會又表示,前年已經與中國消費者協會達成合作協議,透過加入中消協「電商消費維權直通車平台」計畫,拉近與內地主要網購電商的合作關係,處理跨境消費投訴;至於政府亦需加強執法,並適時引入新法例,應對網上消費不斷衍生的問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