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膠樽回收鏈斷裂 政府新建議能否修補?

2021-04-05 00:00

不少港人習慣購買樽裝飲品,解渴完便隨手丟棄,這種「用完即棄」的舉動,導致每人每年平均棄置逾二百個飲品膠樽到堆填區。諷刺的是,當大量膠樽被送往堆填區的同時,本港回收及再造廢塑膠的工廠,卻面臨收膠不足,形成「有膠無人要,有人無膠用」的局面。政府近日就鼓勵膠樽回收措施進行公眾諮詢,能否為處理廢膠樽帶來曙光?

一九年本港一共棄置十五點五億個、重三點八七萬公噸的飲品膠樽。市面九成飲品是以聚脂纖維塑膠(簡稱PET)容器盛載。由於單一物料的塑膠飲料容器較易處理,如能妥善收集作循環再造,不但減輕堆填區負荷,還可轉化為具市場價值的資源。本港就有廠房將本地PET膠樽轉化為食品級無菌原料,並以每公噸約六千二百港元售至台灣。

惟PET膠樽的回收量一直未如理想,根據環保署數據,其一九年的回收量為每日二十五公噸,回收率僅約一成七。

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部團隊在一九年至二○年間訪問三百二十七名使用過入樽機的市民,七成受訪者表示為了支持環保而使用入樽機,而一成七是被入樽機的回贈所吸引。另外,約三成二受訪者會回收所有購買的飲品容器,四成半回收一半或以上,一成七回收不到一半,百分之六表示從不回收。

調查結果反映,不少市民頗具環保意識,只是沒有完全轉化為回收行動。而他們回收時最關注的,是回收後膠樽的去向(堆填區還是回收商),其次是入樽機的位置。

此外,礙於人手、往來多個回收點的運輸費等成本太高,本港鮮有業界經營回收廢膠。願意經營的業界,則要面對收膠不足的問題。由此看來,社區回收點和循環再造工廠,仍未能連接建立完整的回收系統。

環保署近日發表《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畫公眾諮詢》文件(下稱諮詢文件),就落實飲品膠樽推行生產者責任制,以及多項推動回收膠樽的措施諮詢公眾。

要鼓勵缺乏回收意識的市民自行回收,動之以利是可行之法。諮詢文件參考本港現有多個自願性塑膠容器回收計畫的經驗,建議以市民在特定回收點每交回一個飲品膠樽,不論容器大小,劃一提供一毫回贈。

智經嘗試以現行設有徵費或回贈的環保計畫經驗,分析回贈一毫的效力。雖然那些計畫的對象和實行方法有別於按樽制,但相信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首先,綠色力量去年七月起獲資助推行「現金回收紙包飲品盒計畫」,以每個紙包飲品盒五仙向拾荒者、清潔工提供補貼。計畫推行半年,回收量僅達全年目標的百分之一點五。據街邊回收店負責人指,回贈金額太低,加上宣傳不足,因此前來回收都是較關注環保的年輕街坊。

另一邊廂,「膠袋稅」一直維持於五毫,近年似乎失阻嚇力。自一六年起,膠袋每日平均棄置量年年上升,至一八年按年增百分之七點四。若不乏消費者抱着「五毫濕濕碎」的心態,膠樽回收所給予的一毫誘因,或許會未能脫離同溫層,成效不彰。

除了動之以利,建立更便利的回收網絡,也有助提升膠樽回收量。諮詢文件建議,規定售賣膠樽裝飲品的零售商,必須提供回樽及回贈服務,首階段只適用於具一定運作規模的店鋪,例如零售樓面面積不少於二百平方米(二千一百五十三方呎)。

一般超市會租用面積約三千至四千方呎不等的鋪位。假設大部分連鎖超市均符合規模要求,百佳和惠康分別在全港有二百五十五和二百八十一間分店,料可增加至少逾百個回收點,而且選址大多鄰近民居,更為方便。

不過,針對消費者在街上隨行隨棄膠樽,只靠超市等零售商作回收點未必足夠,當局可在成本許可下,在購物中心、公共運輸設施等人流熱點,設置更多入樽機。

政府還計畫推行塑膠飲料容器計畫,聘請營辦商負責營運按地理位置劃分的收集網絡,設立區域性中心,統一收集並供應膠樽給本地回收市場作循環再造,相信有助降低業界的運輸成本,而且確保廢膠樽妥善回收,將給予市民更大的信心。

回收商憂慮的成本重擔,亦可透過落實生產者責任制紓緩。諮詢文件建議向本港飲料製造商及進口商,徵收循環再造徵費,用作支付計畫的營運開支,包括收集和處理廢膠樽的費用,以及公眾所得的回贈。

香港的堆填區面臨飽和,從垃圾堆拯救可循環再造的物料,轉廢為材,實為上策。政府就飲品膠樽回收所提出的建議措施,有助修補回收產業鏈的缺口,惟執行細節將左右措施成效,還需社會踴躍發表意見。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