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填海—除了海洋,我們還失去甚麼?

2021-03-19 00:00

明日大嶼,全名「明日大嶼願景」,是二〇一八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未來二、三十年大嶼山長遠發展計畫,填海造地逾千公頃。政治與經濟效益留給相關專家交代,綠色力量是環團,就來談談環境問題。 

填海造地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是「沙從何來」。早期香港的填料,由「開山」而來,透過開採陸上的沙泥,填進大海。後來,海沙取代開山取填料的方式,以海牀的沙泥作填料。近年的海沙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及東南亞。開採海沙的過程,會挖掘海牀,破壞海牀的底棲生態,同時會於海洋揚起大量懸浮物,令海水變得渾濁,嚴重改變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的棲息環境。當沙傾倒在工程地點時,相同的問題會再重複一次,對環境造成兩次傷害。

有內地學者曾就廈門的填海發展計畫進行研究,以「生態系統服務」的概念,量化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發現,每平方米填海面積,每年將失去九點七三至十四點七二美元的生態系統服務。以明日大嶼目前研究的一千公頃來計算,我們將失去價值高達一點四億美元的生態系統服務。有關費用更是每年累積,損失可謂相當重大。

近年海沙短缺,成本價上漲,令整體工程預算大增。當局於是提出以本地公眾填料(產生自不同工程的惰性建築廢料,包括建築碎料、碎石、混凝土等),滿足一半的填海需求,另一半則以機製沙代替海沙。這種做法有令明日大嶼變得「較環保」嗎?

「公眾填料」、「機製沙」較環保?

明日大嶼預計需要二點六億立方米、即約四點七億噸填料。根據環保署的數字,一九年由公眾填料庫所接收的惰性建築廢料為一千一百二十噸,只能解決填料需求的百分之二,幫助相當有限。再者,現時香港本地填料重用率達九成以上,代表這些填料本身已有足夠市場需求消化。公眾填料用於明日大嶼的工程時,代表其他工程需要尋找填料供應,資源只是由一項工程轉去另一項,實際上只為「零和遊戲」,對環境而言沒有任何正面幫助。

另一樣填料來源——機製沙,來自較大型的石塊,透過機器將石塊製成所需的大小,以符合不同工程需要。以機器破碎堅硬的石塊,需耗用巨大的能源,產生大量溫室氣體。根據研究機構SINTEF的一份研究報告,製造每噸機製沙,會產生二點二公斤碳排放。單是製造四點七億噸機製沙,便已造成近一百萬噸碳排放,相等於四千六百萬棵喬木一年的碳吸收量。數字尚未包括機製沙的整個生產周期:採礦、長途運輸等,均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

應對民間對明日大嶼為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當局每每以「會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為答案。然而,本港的《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仍停留在二十多年前的考慮範圍,沒有評估工程對氣候的影響、涉及的能源效益等重要問題。政府一邊訂立目標於二〇五〇年達至碳中和,另一邊廂卻無視龐大填海造地工程對氣候的影響,實在令人質疑減排目標的「真實性」。

人車暴增 違保育南大嶼承諾

以上討論,只集中在「填料」這環節。填海工程還會大大摧毀白腹海鵰、海筆、鮑氏雙足蜥等珍貴生物的棲息地;基建工程將開發道路接通南大嶼,人流車流暴增勢必帶動其他發展,有違政府保育南大嶼的承諾;巨型人工島又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和海水上升的跨世紀威脅……

當本港過去多項大型基建設施均未能兌現推銷時估算的經濟效益;當政府二〇二一年《財政預算案》已表明可釋放逾八百六十公頃新界棕地,可短時間解決房屋問題;當香港人的願景其實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繼續堅持「明日大嶼」的理由還剩下甚麼?

余健綱

綠色力量助理教育及項目經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