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上鎖的「表情」

2021-01-18 00:00

「...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這是中國近年膾炙人口的原創歌曲《從前慢》當中的一段關於鎖的故事。受疫情影響的三藩市華埠,滿街關閉的商鋪掛著格式的鐵鎖,但傳達出來的卻少了一番浪漫,只留下「沮喪、無奈」的表情。

打了麻花的鐵鏈和多把鐵鎖「張牙舞爪」,似乎在演繹店主的掙扎、焦慮和不安;鏽跡斑斑鐵鎖與鐵閘,證明了風雨侵蝕已有一段時光,而鎖和鐵閘一直沒再打開過;陽光透過百年老屋的狹縫,投射在鎖和?鏈上,讓昏暗的街道平添了一份孤單、寂寞和詭異,昭示著華埠的經濟已經一落千丈。

據不完全統計,華埠的商鋪家將近一半是各僑團的物業,受疫情影響,政府兩度宣佈居家避瘟,服務遊客為主的都板街成為了重災區,加上眾多關閉的餐館,華埠經濟陷入困頓,失去了商鋪租金收入的僑團,會務備受影響,沒有錢在華埠消費,帶來了惡性循環。

據悉,中華總會館遵循州府法令,沒有逼遷、也沒給租客壓力。很多租戶提出減租,但商董會受疫情影響一直沒有開會,未能做出決定。正常情況下,中華總會館的商鋪租金收入每月4、5萬元,目前,減少了約40%,每年銳減了20萬,但費用支出龐大。

寧陽總會館前主席李殿邦表示,2020年寧陽商鋪收入減少了18%,每月減少了約1萬元左右;有消息渠道表示,李氏敦親總公所的租金減少了20%,原每月3000多元至2000多元的

商鋪收入,如今為零,但地稅、保險等費用卻無法減免。李殿邦建議市府參考外國的經驗,政府、商家、業主按照比例分別負擔商鋪租金,定期檢討及時調整。

有的僑團則很幸運,以李聖賢堂為例,疫情以來,並沒有受到太大衝擊。去年10月,他們主動向商鋪提出減租40%,半年為限,每半年評估一次。

如何幫助華埠經濟走出疫情下的困境?中華總商會、白蘭社區基金會、華協中心、華埠商人協會、Be Chinatown、華埠訪客中心等機構,正在聯合社區組織,向市參事會、市府爭取資源和政策的早日落實,希望華埠街頭的鐵鎖數量早日減少。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