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語】改革通識科 達三贏局面

2020-12-05 00:00

政府提出要就高中通識科進行改革,可謂是令香港社會重回正軌的一場及時雨。改革內容包括修訂學習內容,重視認識國家和法治,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和拓闊視野;課程內容減半及於公開考試只設「及格」與「不及格」,可大大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老師的工作量,釋放更多空間,令整體的學習和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以上的改革建議,對香港社會、學生及老師這三個於教育中最重要的持份者,均獲益匪淺,實屬三贏的局面,絕對應予支持。

改革通識科並非空穴來風。關於通識科的爭議在社會上從未停止過,科目甚至已被污名化。教育局綜合各種建議,同時回應社會的關注,決定根據通識科的課程宗旨及目標,精簡課程內容,鞏固知識基礎,優化教材及考評安排,並會冠以新的科目名稱,目的是為學生創造空間,讓他們得以聚焦學習,符合他們的學習利益。

細看改革通識科的內容,不少重點均直接關乎到學生、老師,以至社會大眾的利益。首先,學生仍必須於公開試應考有關科目,但會由現時的評級制改為只設及格與不及格,大大減低學生的考試壓力。此外,通識科的課程內容會作重整及刪減,包括課時,大約只是原有內容的一半,以釋放空間予學生學習該科目或其他科目。而現時在校內進行的「獨立專題探究」亦會取消,這不但大大減低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也大大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有助提升學與教質素。

改革後的通識科,更會訂明重要的學習概念,加強知識內涵,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新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積極態度及國民身分認同,學習國家發展、《憲法》、《基本法》和法治。新課程更會透過涉及香港、國家及全球發展的重要課題,拓闊學生的國際視野,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培養明辨慎思的能力,以理性分析當代領域的課題。學習著重根本,通識科改革後,學生學有所依,毋須再摸着石頭過河,為學生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程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為學生提供內地考察的機會,讓學生親身認識國情和國家發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回應傳媒提問時指出,有關安排的目標是希望讓學生「增廣見聞、看更多事物」,令學生可以從更多角度思考問題。他更強調,返回內地考察並不會計算入文憑試的成績內。現時國家已成為世界發展的「火車頭」,各國爭相進入內地尋找發展的契機。學生返回內地考察,正好可以讓他們盡早裝備自己,將來帶領香港迎接國際發展的大趨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任重道遠,培養下一代成為社會未來的接班人,政府以至教育局絕對是責無旁貸。今次政府提出改革通識科,迅速回應了社會的需求,及時引領教育界重回正軌,充分顯示了政府當局的決心和勇氣。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理應支持政府當局糾正教育歪風的措施。當然,很多教育問題因歷史緣故積存已久,一時間實在難以撼動,期望政府當局日後繼續就教育政策果斷地提出改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迎難而上,擇善而固執。

李細燕(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