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安老醫療緊密聯繫 粵港合作大有作為

2020-12-02 00:00

香港人口老化觸目驚心。按照早前公布的《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長者人口將從目前的一百三十二萬,在二〇六九年增加近倍到二百五十八萬,並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八點四。長者佔社會總人口的接近四成,將直接引致安老和醫療服務的需求暴增,參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所言,若依現時需求模式及未來人口高齡化的速度,香港未來四十年要興建一千二百間津助安老院,才能勉強應付社會需求。在安老事務委員會的第一百零一次會議中提到,政府將增加「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畫」到八千張服務券,並持續落實《安老服務計畫方案》內的各項建議,可見政府確實有嘗試認真處理人口老化帶來的相關問題。不過,政府仍須更進取和前瞻地做出部署,才能有效紓緩問題。

人口老化和隨之而來的安老與醫療壓力,現階段有何良方可循?最近政府推出的政策,或許給了社會各界一點提示。本月上旬,政府資助居粵港人赴港大深圳醫院覆診,雖然相關政策旨在處理港人強制檢疫措施下來往不便的問題,但這個概念若能進一步延伸,探討支援居粵長者長期在灣區就診的議題,就可以轉化為推動粵港在長者醫療合作上的良機。

一五年,政府以港大深圳醫院為試點,容許長者在內使用醫療券,是醫療券覆蓋範圍的一大突破。試點計畫在一九年已恒常化,政策深受長者肯定。除了港大深圳醫院以外,廣東省仍有一百二十一家三甲級醫院,單單在廣州就有三十八家,其中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等。筆者認為特區政府可積極與各城市的醫療機構合作,研究將醫療券的覆蓋範圍持續拓展到廣東省其他三甲級醫院,最終期望醫療券可在大灣區所有醫療機構內使用。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便利居粵長者在當地接受適當的治療,減輕長者醫療相關的財政壓力,並節省回港治療的程序和時間成本,亦能夠有效疏導香港本地的醫療壓力。

羅致光在最新一篇網址中提及,大灣區安老的具體措施「或許可以先從深圳開始」,又鼓勵市民緊貼大灣區不同城市在社區和家居長遠照顧服務的發展。雖然他認為可從深圳開始的原因,主要是深圳為最多港人居住的大灣區城市,但只要未來能夠全面地分析大灣區各城市的產業結構和發展定位,就有機會形成更具體的行動綱領和長遠的規劃願景。縱觀大灣區各城市而言,惠州市生態環境優越,綠色發展指數是廣東省的第一位,而空氣質量也是全國重點監測城市的前十位。

此外,惠州使用粵語和客家方言的比率亦相當高,親切的語言環境同樣有效吸引香港的長者到當地安老。而惠州的第三產業佔總產業結構的百分之四十三點二,存在引進更多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的空間。因此,香港與惠州能夠產生良好的需求互動,兩地合作發展安老產業,可謂相得益彰。特區政府可與惠州政府締造合作平台,由惠州政府提供土地和部分發展資源,邀請香港的安老或護理機構參與建設,並聘請業界專才到當地營運和管理項目,而項目則提供優惠或優先權吸引香港長者認購。如此既能確保項目質量,亦能夠滿足兩地的社會需求。

二百五十八萬的長者人口、增建一千二百間津助安老院,這斷不是香港單一城市能承受的壓力。特區政府眼下着力從香港本地尋找解決方案,思維仍局限於單城發展,未能有效突破固有框架。若循粵港深度合作的方向,思考如何與大灣區各城市妥善合作,合理疏導相關需求,就能夠在解決香港社會危機的同時,為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發展多添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絕不能夠停留在喊口號的階段,筆者期望特區政府能夠探討更廣泛、更創新的協作模式,在安老事務上,跟大灣區城市審視更多的合作空間。

何子煜

政賢力量

青年時事評論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