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基層市民可獲發一次性津貼

2020-11-2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確診個案升至兩位數,惹人憂慮香港是否即將進入第四波疫情,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宣布加強檢測力度,率先決定為有病徵人士、安老院舍職員,及的士司機三類人士進行強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但會為當中確診的基層市民提供一次性津貼,以減少對他們生計的影響;外界一直關注若醫生「走漏眼」,應責任誰屬,陳肇始稱會透過現有的法律框架,賦予醫生權力,當局尊重醫生的臨牀判斷及決定。醫學會會長蔡堅與政府代表會面後透露,政府答應每日會進行十萬次檢測,私家醫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求病人接受強制檢測,而未有準時交還樣本樽的病人或有機會被罰款或判監。

為嚴防第四波疫情爆發,政府昨日宣布將安排有病徵人士、老人院舍職工及的士司機進行強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陳肇始指,政府會透過現有的法律框架,賦予醫生權力,醫生可以跟據其臨牀判斷及專業決定,對相關人士發出檢測令,當局尊重醫生的臨牀判斷及決定,希望市民合作。她又說,政府一直為老人院職員及的士司機進行檢測,但以往的檢測並非強制性質,所以現在正進行籌備工作,會盡快落實相關方面的強制檢測工作。政府同時宣布,勞福局將對確診新冠肺炎的基層市民提供一次性津貼,以減少對他們生計的影響,詳情會由有關部門公布。

醫學會會長蔡堅引述政府消息指,私家醫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求病人接受強制檢測,每次亦可向承辦商申請每次五十個檢測瓶和五個化驗小童糞便的檢測瓶,病人需要在四十八小時內遞交檢測瓶到政府門診,否則政府會通知醫生跟進,而病人若在五日內仍未交回樣本樽,政府將會主動接觸病人,該人有機會被罰款或判監。他又說,私家醫生在派發檢測瓶後,須在網站上登記樽身編號和病人資料,每次登記,政府會為他們提供五十元的行政費。政府亦答應每日會進行十萬次檢測,並於病人遞交檢測瓶後四十八小時內發出結果。

醫學會副會長麥肇敬補充,在網站登記後,會由當局追蹤病人,假如病人在四十八時內未有交回檢測瓶,將會有罰款或刑事責任。他又說,醫學會曾要求當局列明新型肺炎的病徵,但當局回應說,只須依從醫生的臨牀診斷作出決定。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面對新問題,必須要用新方法解決,不認同有人指做病毒檢測是侵犯人權,又指與政治及人權無關,強調如果大家不合作,有病徵不去做檢測,傳播鏈不會中斷。他說,現時本港非全部有病徵的市民去做檢測,導致社區出現隱形傳播鏈,導致第四波疫情即將爆發,由於現在經私家醫生轉介做檢測的陽性比率為百分之零點七二至百分之零點八,較於機場檢測的陽性率高,呼籲出現病徵市民應接受檢測,及建議公眾記錄曾到訪的地方,方便衞生署追蹤。

此外,個別地區及處所將設流動檢測亭,務求居民在爆發疫情的地區及大廈的市民為市民進行檢測,而有提供檢測包的普通科門診亦增至四十七間。而政府亦已準備在爆發疫情的大廈及地區派出流動採樣亭,及提供流動派發樣本瓶服務,務求在有群組爆發的地點或處所可以盡快進行檢測。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