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百業失救 促健康碼盡快出台
2020-11-03 00:00香港陷於封關「孤島」的狀態,已經長達十個月,不論工商界、普通市民對閉關自守,均來到一個臨界點。隨本地疫情放緩,特區政府公布十一月放寬居內地港人免檢疫、設長期檢測中心等措施,又與新加坡建立「旅遊氣泡」,看到一線生機,固然是一大好消息。偏偏「健康碼」互認未有落實日期,令大家十分失望,全面恢復通關是本地經濟民生復甦的關鍵,亦有逼切性。
疫情下,百業失血過多,開始有「失救」的迹象,在保就業計畫結束後,或出現大規模裁員潮。單單是旅遊業,有估計上萬名相關僱員受影響。裁員數絕不止是一組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有很多個人和家庭的福祉。近日國泰港龍停運,五千多名本地員工被裁,不僅機師、空勤人員失業,頓然前路茫茫,甚至在東涌造成一陣賣樓退租潮。航空產業鏈中,飛機膳食、維修及清潔公司同受牽連,生意大受影響。企業捱不住,就業也保不住,社會只會更躁動不安,對香港整體百害無一利。
一位在深圳、海外設廠的港商,過往內地、東南亞、香港三邊走,親力親為。他相當苦惱,希望盡快免檢疫回內地廠房「坐鎮」,「香港是公司總部,主要是見客接單,但實際生產在內地及東南亞。隔離措施下,廠房出了事,我也沒法第一時間處理,亦有香港同事連續留在內地八個月,被逼與家人分離。」
有專業界別指出,若香港員工繼續無法北上,遲早被內地同業所取代。由個人至企業,例子多不勝數,證明香港與內地經貿關係密切,再不鬆綁隔離政策,百業失救,亦不遠矣。
香港要找到出路,必須「向北望」。綜觀環球經濟衰退,歐美國家正經歷新一波疫情的高峰,疫情長期不受控的情況下,恐怕世界經濟復甦無期。唯獨內地一枝獨秀,經濟增長百分之二點九。若有人問我,這代大學生應該為就業做甚麼準備,我一定回答,放下包袱,認清自己的優勢,大膽行入大灣區。最近,反而有中資企業公開招聘逾千人,配合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新機遇,其中超過二百個職位的工作地點在粵港澳大灣區。
埋頭於沙的鴕鳥,目空一切實際環境,別人卻提速向前,不會停下等你。有一天,鴕鳥醒過來,卻埋怨自己為何原地踏步,香港人不要做這種角色。筆者多次提出,香港要爭氣,對準國家發展的機遇。
與其天天罵政治,何不爭取屬於自己的發展?我們有金融、航運等強項,都是大有可為,尤其十四五規劃新措施即將出台,搭上國家發展快車,是「共贏」,不是「被規劃」。
改變由心態做起,香港人要認清客觀事實,摒棄事事政治化的思維。同時,做好本地防疫工作,盡快取消內地入境香港的隔離檢疫,建立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制度,香港社會經濟才能有望重現生機。
陳亨利
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