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筆論政】我們準備好應對第四波嗎?

2020-10-07 00:00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以輕視新冠疫情見稱,最終導致自己「中招」。此事證明,即使擁有國家級的防護系統,若個人防疫態度鬆懈,最厲害的防護都是幫不上忙的。抗疫要成功,除了要有抗疫物資和完善的制度,最重要是時刻提高警覺,保持個人衞生和社交距離。美國總統輕視疫情,以致疫情大爆發遲遲未緩和;反觀內地政府於疫情爆發後嚴陣以待,很多地方早已「清零」,可見政府的取態一線之差,影響深遠。

至於香港,第三波疫情稍為緩和後,接二連三出現不明源頭個案。有專家指出,這可能是疫情反彈的徵兆,又或是第三波疫情依然反覆。無論如何,為己為人,我們都應該繼續做好防疫措施。可是最近一些確診個案反映一個令人憂慮的情況,就是一些比較隱蔽的經濟活動和社交場所,有可能成為播疫中心。例如最近的樓上酒吧個案就有確診者曾於該處做陪酒,而且該人是遊客。姑勿論陪酒這種行為的道德問題,陪酒這種行為本身就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往往與多名陌生客人做近距離的接觸,而且不戴口罩。這種場合實難以跟足防疫指引,而由於這類活動比較隱蔽,難以保證場地負責人有足夠的動機去滿足限聚令的要求。如果當時真是每枱二人及入座率不超過一半,為甚麼那位做陪酒的泰國女遊客,可以感染坐在隔離枱的二十二歲男學生呢?是室內空間太狹窄?有人不斷「過枱」?還是根本沒有遵守限聚令?這些都必須調查清楚,才能確定現時的措施是否足夠有效防疫。再者,這類隱蔽場所或涉及非法行為,導致參加者不願意透露自己的行蹤,可能發病了也不敢求醫,這樣會令追查傳播鏈變得困難,把社會置於危險之中。

常說「隱形傳播鏈」,今次的陪酒個案就說明傳播鏈並非真的隱形,而是一直以來被忽略了的地方。只要改變策略,這些傳播鏈是可以被找出來的。誠然,巡查和規範這類比較隱蔽的高傳播風險場所有一定的難度。該類場所的負責人應當採取措施,自律遵守政府的防疫要求;而顧客們也應自律,最好是減少或取消前往該類場所消遣。如要光顧,亦應自覺依從限聚令的要求。如顧客發現有場所違反限聚令,應拒絕光顧,並向警方或食環署舉報。政府亦要多派員巡查如樓上酒吧這類隱蔽的消遣場所。疫情之下酒吧業界的經營環境相當艱難,但如果放任一些害群之馬而令疫情爆發,最終只會得不償失。政府、商界、市民三方面共同努力,做好自己的防疫工作,切斷傳播鏈,努力讓本地確診個案早日歸零。

陳克勤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