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迎疫情而上的《施政報告》

2020-10-06 00:00

二〇二〇年,對世界、中國以至香港而言,都是無比艱難的一年,因為新冠肺炎肆虐,本港經濟民生大受打擊,香港需要抗擊疫情,亦需要特區政府帶領社會走出困境;所以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不應只是一份「承先啟後」的施政藍圖,而是要因應世界變化,迎疫情而上,為本港找尋出路的「引領」綱領。

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本港要在政府帶領下控制好疫情,重啟經濟,因為只有疫情受控,恢復本港與內地及其他國家的交流,香港的經濟才有生機。

說起《施政報告》,各方人士都傾向對政府提出種種新措施建議,其實,特區政府若能在《施政報告》中改善政策局之間的協調工作,也能給予業界極大幫助。

例如對工業界很重要的出口信用保險和融資,就涉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兩個政策局,筆者建議,由行政長官、政務司司長或財政司司長牽頭,加強政策局之間的協調,方便業界人士。

作為工業界人士,筆者尤其關心工業發展,雖然本港的生產線不少已遷移至中國內地或海外,但工業中的高端部分,諸如研發、工程以及設計等活動,依然在本港進行,香港所需要做的,是把工業全面升級,即「再工業化」。

筆者建議,政府在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推出本港「再工業化」的策略發展藍圖、增加工業用地供應以及提供稅務優惠等措施。多元化的經濟結構,不但能令業界受惠,亦能夠使本港的經濟環境更穩定,有利市民就業及創業。

「再工業化」的倡議,除了面向本港市場,其實也是面向內地以至世界;因應中美關係、全球經濟變化,本港必須加大力度拓展不同市場,內地市場、大灣區市場更為「重中之重」,當中有四點,非常值得特區政府推動。第一,從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加強本港與大灣區各城市的互動;第二,推出措施以便利在大灣區就業的高端人才往返兩地;第三,加強本港與大灣區在跨境貨物電子清關上的應用;第四,推出便利港商於內地銷售產品的措施,例如設立電子商貿平台。

在前路未明的道路上,我們需要特區政府對內理順部門運作、對外提振經濟,但我們不應忽略,疫症當前,市民之間需要團結,一同努力,走出困境。「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難折斷」的道理,相信理性和務實的香港人,定必會明白。

陳祖恒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