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政經】施政報告要展示長遠藍圖

2020-09-22 00:00

特首下月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香港經過社會動盪、疫情以及中美角力等衝擊,市民均感到疲憊,在這個嚴峻環境下,期望《施政報告》能為社會注入希望和信心,並展示政府將會帶領香港走一條怎樣的路,和達到甚麼目標。

現時,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尚未完全浮現,人們期望政府繼續施以援手,協助渡過難關,是可以理解的,而適切應對市民所需,亦是負責任的政府應做之事。與此同時,自疫情發生以來,政府已推出了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及《財政預算案》的紓困措施,所涉金額合共超過三千一百一十五億元。在推出更多財政措施前,必須考慮長遠對公共財政構成的壓力,以及結構性財赤所帶來的風險和影響。因此,政府繼續大手筆推出短期紓困措施,或許不符合社會的最大利益,更實際的是針對疫情重災行業提供精準援助,以及盡快啟動與內地的「健康碼」互認,從而恢復兩地交流暢通。

從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角度看,《施政報告》更需要向社會展示長遠發展藍圖。「一國兩制」是香港獨特的競爭優勢,我們長遠的發展亦與內地緊扣一起。內地疫情受控,經濟復甦的勢頭良好,中央提出發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正好讓一直串連國家與國際的香港找到更大的發揮空間。

關乎國家未來五年發展走向的「十四.五規劃」將於明年實行,香港的發展政策若能更好的配合有關規劃,特別是在提升與大灣區融合方面,定必有助把握當中的發展機遇。

除了制訂清晰的發展目標之外,改善積累已久的深層次問題也是重中之重。現屆政府過去幾份《施政報告》都提出了不少改善民生的措施,當中很大部分得到落實,然而我們看到房屋問題仍未出現顯著的進展,政府雖已制訂了一系列的措施和項目解決住屋問題,但因最近一年所發生的特殊情況而大大拖慢整體進度。我們並不總是需要發明新的政策,關鍵是要集中力量有效執行已提出的計畫,貫徹已定方針,並付諸實行。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不少人會對前景感到不安,也正因如此,政府更需要為巿民帶來希望,積極看待眼前的危機,並以長遠眼光規劃發展藍圖。雖然在社會欠缺互信下,政府往往舉步維艱,但良策必須抵受得住爭議和批評,為整體社會爭取最大利益。步伐縱使艱難,政府更不能停步,歷史告訴我們,逆境能催生動力,造就很多影響深遠的成功政策和戰略。

李民斌

全國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