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港貨標「香港製造」 港府去信交涉促撤回
2020-09-17 00:00
商經局局長邱騰華(見圖)昨晨與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署理總領事侯偉業會面,要求侯偉業向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轉交信函,指明香港強烈反對美方有關香港貨品產地來源標記的新規定,並要求美國立即撤回。他說,特區政府已指示駐華盛頓及日內瓦經濟貿易辦事處,將信函副本分別轉交予在華盛頓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衞局,以及在日內瓦的美國駐世界貿易組織常設代表處,並會安排與美國有關當局商討事件。
他續指,今次行動是在世貿機制下向美國採取行動前的重要一步,旨在尋求在雙邊層面解決問題,希望美方改變相關做法,特區政府將視乎美方反應,繼續跟進。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在雙邊層面未能達致滿意結果,政府會透過世貿爭端解決機制向美國採取行動,任何世貿成員都不應容許不實的產地來源標籤。
他表示,在過去世貿的經驗中,很多爭端都不能以大欺小,必須按規例及合理原因作出裁決,信賴世貿組織作為國際多邊的經貿平台可以履行其應有責任。他又引用世貿近來裁定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屬違反規定作例,相信機制可發揮作用,解決不合理的貿易措施。
被問到與美方談判及可維持「香港製造」標籤的成功率有多大,邱騰華強調,事件是原則及立場問題,在維護香港權益上,不會因為機會的大小而有影響。至於會否將「香港製造」轉為「中國香港製造」標籤,他知道無論香港出口商或美國進口商正尋求方法解決,若這些方法能夠不損害香港利益,又符合世貿要求,相信香港願意接納,否則會繼續反對。
廠商會曾了解新措施對經營美國業務的港商的影響,初步顯示有關企業需在短期內變更產品包裝、產品輸美時的通關手續或會變得更繁瑣,但整體影響不大。會長吳宏斌指,雖然美方舉動對港經濟影響輕微,不代表可以坐視不理,廠商會支持政府據理力爭,按世貿機制為香港產品「正名」和「維權」。
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陳亨利說,聯會支持政府堅守立場,要求美方撤回相關規定,並向世貿組織投訴,又批評美方違反香港在世貿組織下獨立經濟區的地位,業界會密切留意美方有否下一步行動。
工總主席葉中賢亦指,「香港製造」品牌享譽國際,美國的新規定對香港品牌有負面影響,希望美國尊重世貿規則,謹慎考慮並撤回有關規定,與香港保持互惠互利的經貿關係。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