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再思民主派初選的基本盤
2020-07-23 00:00《港區國安法》一役後,民主派憑立法會初選稍振聲勢。投票率超出預期為一大焦點,抗爭派大捷則是另一主題。點票結果塵埃落定,值得從過去的投票運動檢討。民主派曾經兩度為立法會補選進行初選,〇七年的港島初選是第一次嘗試,只限三百多名泛民人士及議員投票。一八年的九西和新東初選由該區選民投票,預計八千人,最終二萬六千人參與,接近正式選舉中民主派的一成票數。
除了立法會初選,民主派亦舉辦過數次全港性民間投票。一二年先有一場三萬三千人參與的民主派特首候選人初選,然後同年和一七年特首選舉的民間投票分別有二十二萬和六萬五千人投票。一四年「佔中」前夕的普選方案公投,是迄今民主派號召力最強的投票運動,以七十九萬人居首。競爭性與重要性影響動員力,最近的初選介乎在這幾次民間投票之間。儘管多方吹捧賽果如何教人跌破眼鏡,相對腳踏實地的說法可能是初選經驗有限,換屆初選更是破天荒,所以一直未能有根據地評估初選的基本盤。
抗爭派嶄露頭角,令不少老泛民墮馬或瀕臨出局邊緣。初選的政治版圖傾向「深黃」,一為缺乏正式選舉中佔多數的游離票,二為投票方式偏重手機世代,三為新興政團和獨立素人比傳統政黨坐擁更多地區樁腳。不過高參與率補足了認受性,根據香港民研自發報名的網上意見群組,八成支持民主派的選民只會考慮初選出線的候選人。(此數字未經加權,反映激進光譜為主,需小心解讀。)即使根據選前協議,港島與九龍東西選區的結果並無約束力,但是單靠民調或協調,相信也難以勸退其他候選人。
大半年前,抗爭一翼尚糾纏於應否加入議會路線的老話。初選之後,他們挾着年輕選民重歸制度化的渠道。朋友戲說抗爭派只消派出兩張名單,傳統泛民便要退出政壇。退出政壇固然是大言不慚,不過假若一些高票團隊培養出二號人選,從下一屆開始,民主陣營由抗爭派領導絕非不可能。孰好孰壞?只道議會將會變得不一樣,抗爭意識貫注議事廳,街頭運動延伸為行政立法僵局,民主陣營容不下妥協的藝術,離雙普選的目標愈走愈遠。
潘學智(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