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再思民主派初选的基本盘

2020-07-23 00:00

《港区国安法》一役后,民主派凭立法会初选稍振声势。投票率超出预期为一大焦点,抗争派大捷则是另一主题。点票结果尘埃落定,值得从过去的投票运动检讨。民主派曾经两度为立法会补选进行初选,〇七年的港岛初选是第一次尝试,只限三百多名泛民人士及议员投票。一八年的九西和新东初选由该区选民投票,预计八千人,最终二万六千人参与,接近正式选举中民主派的一成票数。

至于换届选举,今年民主派首次就初选成功协调,票站由一八年的八个增加至全港五区的二百五十个,参照过去经验,以民主派一成票数为标准,估计十七万人投票,结果为六十一万人,相当于去年区议会选举中民主派得票的三成半。参与率由一成攀升至三成半,无疑是大幅增长,属意料之外的成绩。但从票站数目而言,看来又合乎规模,不得不说是早有准备。

除了立法会初选,民主派亦举办过数次全港性民间投票。一二年先有一场三万三千人参与的民主派特首候选人初选,然后同年和一七年特首选举的民间投票分别有二十二万和六万五千人投票。一四年「占中」前夕的普选方案公投,是迄今民主派号召力最强的投票运动,以七十九万人居首。竞争性与重要性影响动员力,最近的初选介乎在这几次民间投票之间。尽管多方吹捧赛果如何教人跌破眼镜,相对脚踏实地的说法可能是初选经验有限,换届初选更是破天荒,所以一直未能有根据地评估初选的基本盘。

抗争派崭露头角,令不少老泛民堕马或濒临出局边缘。初选的政治版图倾向「深黄」,一为缺乏正式选举中占多数的游离票,二为投票方式偏重手机世代,三为新兴政团和独立素人比传统政党坐拥更多地区桩脚。不过高参与率补足了认受性,根据香港民研自发报名的网上意见群组,八成支持民主派的选民只会考虑初选出线的候选人。(此数字未经加权,反映激进光谱为主,需小心解读。)即使根据选前协议,港岛与九龙东西选区的结果并无约束力,但是单靠民调或协调,相信也难以劝退其他候选人。

大半年前,抗争一翼尚纠缠于应否加入议会路线的老话。初选之后,他们挟着年轻选民重归制度化的渠道。朋友戏说抗争派只消派出两张名单,传统泛民便要退出政坛。退出政坛固然是大言不惭,不过假若一些高票团队培养出二号人选,从下一届开始,民主阵营由抗争派领导绝非不可能。孰好孰坏?只道议会将会变得不一样,抗争意识贯注议事厅,街头运动延伸为行政立法僵局,民主阵营容不下妥协的艺术,离双普选的目标愈走愈远。

潘学智(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研究》)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