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山竹級風暴潮恐成十年一遇

2020-06-12 00:00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多個國家及地區之際,同樣威脅全球的氣候危機持續惡化,歐盟的氣候監測機構近日指出,上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五月。香港是沿海城市,難逃氣候危機的威脅,隨着海平面上升,類似超強颱風山竹帶來的風暴潮水位,可能更頻密地出現。先不說近月突如其來的疫情令人措手不及,即使上星期的暴雨亦已令多區水浸,居民驚惶失措。相信氣候危機下,極端天氣的影響只會有增無減,香港更應居安思危,加強應對能力。

氣候危機對香港有密切關係,例如酷熱天氣日子增加,寒冷天氣日子減少等,而作為沿海城市,風暴潮的威脅更不能被忽視。風暴潮是指海平面受颱風的低氣壓和風力影響而升高,山竹襲港時維港最高潮位達三點八八米,后海灣、吐露港等更超過四米,創香港第二高紀錄。由於全球氣溫增加,海水吸收更多熱能而澎漲,加上冰川溶化流入大海,導致海平面上升,風暴潮的影響勢將增強。

綠色和平參考香港天文台兩項研究,發現類似山竹的風暴潮最高水位,可能在本世紀中變成十年一遇。天文台預測,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趨勢不變,二〇五一至二〇六〇年香港的平均海平面高度,或較一九八六至二〇〇五年的平均上升近零點六米;而在這一升幅下,颱風在維多利亞港引發的十年一遇風暴潮最高水位可達三點八米,接近山竹襲港時的紀錄。

山竹襲港時各區潮汐站均錄得過過三點八米,綠色和平據此推斷,香港沿海地勢在海拔四米或以下的地方,到本世紀中較容易受十年一遇、類似山竹程度的風暴潮影響;並計算出屆時全港受威脅範圍達二十八平方公里,相等於一百四十七個維多利亞公園,影響近十萬人。其中元朗和北區是重災區,共二十平方公里面積受威脅,約六萬人面對風險。荃灣、南區和中西區約有六千至一點一萬人受威脅,是繼元朗和北區後最多人受威脅的地區。此外,一些沿海建設,如葵涌貨櫃碼頭、港澳碼頭、中環碼頭等亦面對海水入侵及運作受阻的風險。

數十年後,如此極端的風暴潮可能每隔十年便來襲。猶記得山竹襲港期間,風暴潮令大澳和鯉魚門等低窪地區嚴重水浸;海水隨湧浪入侵杏花邨及海怡半島等人口稠密社區,前者更停水停電數天;將軍澳海旁的道路和西貢污水處理廠等沿海設施被嚴重沖毀。

面對逼在眉睫的氣候危機,政府必須做好準備,應對挑戰。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海港工程手冊》,目前仍假設維港類似山竹的風暴潮是過百年一遇,估算恐怕已過時,若繼續按照該指引興建海港設施,可能不足以抵禦未來的氣候災難。當局應全面研究氣候危機的影響,制定長遠應對策略,包括加強基建抵禦風暴潮和颱風湧浪的能力。

更根本的是,當局必須大力減排,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動節約能源。科學家認為,按照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地球溫度將於未來十至三十年升穿一點五度的警戒線,屆時氣候危機的影響將不可逆轉。香港身為國際城市,有責任為紓緩氣候危機出一分力。

楊凱珊(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