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市民要政府監控而非觀察油價

2020-05-12 00:00

筆者上月在本欄撰文,質疑國際原油價格在過去數月急速下滑,但本港的車用燃油零售價僅輕微回落,令人質疑油公司加快減慢、加多減少,從而謀取暴利。其後筆者就有關問題在立法會提出書面質詢,要求當局交代相關的資料數據及政策措施,結果政府的答覆不但未能令人釋疑,還使筆者產生了更多疑團。

政府與油公司一直強調,原油與成品油是不同的產品,後者涉及提煉、運輸和儲存等額外成本,難以直接比較兩者的價格升跌。這個道理筆者是理解的。事實上,政府對本港油價的所謂「監察」,主要是將車用零售油價與進口成品油價進行對比,而並非直接與國際原油價格作比較。

根據政府答覆提供的資料,本港的無鉛汽油平均進口價,由去年十月的每公升四點四一元高位,急速下跌至今年三月的二點七一元,雖然未有像國際原油價格般暴瀉九成以至跌至負數,但過去五個月的累積跌幅仍達三成九或每公升一點五九元。

然而,同期的無鉛汽油平均零售價,卻僅由去年十月的每公升十七點八三元,輕微回落至今年三月的十七點二二元,跌幅只有可憐的百分之三點五或每公升零點六一元,與進口油價的跌幅完全不成比例,完美地印證了本港油價加多減少、加快減慢的事實。

政府與油公司或會解釋,進口油價只是零售油價的其中一項成本,其他成本還包括稅項、租金、人工及廣告等。筆者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卻不理解背後的數學,難道在最近幾個月,其他營運成本會突然集體急升?

油公司的燃油稅成本是固定的,每公升政府徵收六點零六元,已有多年未作調整。去年十月的零售油價,扣除進口油價與稅項後為每公升七點三六元;今年三月的零售油價,扣除進口油價與稅項後為每公升八點四五元。換言之,假設油公司賺取的利潤不變,其租金、人工及廣告等非油價和非稅項成本,短短五個月內累積上升了每公升一點零九元,升幅高達一成半,這是可信和合理嗎?

對於有關問題,當局的答覆是油公司的營運成本屬商業敏感資料,政府不能強制油公司提供或公開,即是根本無從去衡量油價加快減慢、加多減少的指控是否合理。

如此,政府根本不僅未有好好「監管」或「監控」油價,甚至連有效「監察」油價也做不到,只屬空談。相關官員可能只是與普通市民、車主及職業司機一樣,無奈地站在油站價目表旁邊「觀察」油價的起與落,這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有的表現嗎?

謝偉銓(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