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市民不滿法治狀況 源於意識不足?

2020-04-13 00:00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早前批評年輕人的守法意識薄弱,擔心會釀成法治災難。另一邊廂,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政府和警察帶頭破壞法治,是真正嚴重衝擊法治的一方。雖然各界對引起法治危機的源頭各有所指,但同樣反映社會對現有的法治狀況感到不滿。

根據智經最新一輪《市民對香港法治狀況意見調查》,一九年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七受訪者滿意香港的法治狀況,較一七年(百分之三十六點一)和一八年(百分之三十四點五)低逾三分之二;表示不滿意的受訪者則達到百分之五十二點二,比例幾乎是一七年(百分之二十七點三)和一八年(百分之二十七點五)的兩倍,反映出市民對香港整體法治狀況的整體滿意度有顯著跌幅。

在三輪調查中,五十五歲或以上、內地出生、非在職或傾向建制派的受訪市民,對香港整體法治狀況的滿意度較高;相對而言,十五至二十四歲、香港出生、學生或傾向非建制派的受訪市民,滿意度則較低。但整體來說,一九年不同社經背景分組對香港整體法治狀況滿意度,與一八年比較都有明顯的下跌。

法治意識是人們關於法治的知識、觀點和心理的總稱,而公民法治意識的強弱,可用作衡量一個地方的法治發展程度。這意味若市民的法治意識不足,一個地方的法治程度將受到影響,或因此引起大眾的不滿。那麼,港人又如何評價其他人及自身的法治意識?

智經一九年調查中,百分之四十六點七的受訪者認為香港人的法治意識不足夠,較一八年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一,上升超過十個百分點。但問及「個人法治意識」是否足夠時,卻有百分之四十五點四的一九年受訪者表示足夠,較一八年的調查結果上升了四個百分點;相反,認為不足夠的只有百分之十八點八,較去年下降了三點七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市民對法治狀況不滿加劇,可能與認為其他人的法治意識不足有關。

要加強市民的法治意識,教育不可或缺,而利用正規課程,讓新一代了解法治的內容,是最直接做法之一。良好的法治教育,不僅需要完備的課程內容,師資同樣十分重要。不過,香港教育大學於一一年進行了一項名為「通識教師的人權法治態度調查」的研究,發現不少受訪通識教師對人權法治的核心內容意識薄弱。

該項調查顯示,約百分之四十七點五的受訪者同意法官在審案時應考慮公眾意見,這顯然違反司法獨立的原則。此外,百分之三十五點三受訪者接受警方為採集證據而以私刑拷問罪犯,三成六受訪者也同意法庭可以接納一些由不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去將一個確實犯了罪的人定罪。有負責調查的學者指出,教師培訓不足、政府忽視人權課題等問題,均令人擔心會導致錯誤的觀念延續,破壞本港的核心價值。

有關調查雖然在多年前進行,現在的情況或已轉變,但要提高市民的法治意識,教育是重要的一環,若教師的法治意識不足,便會影響法治教育的成效,而如何確保教材、教師對法治的理解和陳述準確,處理時必須謹慎。

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校園以外,提升整體市民的法治意識,並維護法治精神,同樣是重建及共建法治社會必須面對的課題。

歐洲聯盟委員會去年提出,計畫在多方面與歐洲民眾接觸,以提高人們對法治在歐盟價值觀和職能中的核心地位的認識,包括每年舉辦活動與民間進行對話,專門討論法治原則,從而在整個歐洲推廣共同的法治文化。上述做法,或有助將法治推至公眾層面,而非停留於專家學者討論的範圍。

另一方面,委員會亦計畫加強與歐洲委員會、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以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合作。而為了確保措施效益,委員會將設立法治審查周期,以及通過與成員國持續對話,建立撰寫年度法治報告的基礎,從而加強監督。

除了直接對話,媒體也是傳播法治資訊的重要渠道。香港電台去年與香港大學法律系合作推出的法制節目《現身說法》,亦混合紀錄片和戲劇手法,展示在香港社會轉變下,法律教育如何迎接挑戰。另外,不少法律學者都開設Facebook專頁,在網上分享法律知識,此舉無疑更貼近年輕一輩的生活,達到教育的效果。

總括而言,要維護香港的法治精神,社會各界的法治意識都有必要提高。當然,鞏固法治精神沒有一勞永逸的法門,持續的教育、恆常的守護,才能保障香港的核心價值。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