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出頭】疫情下麥難民的困境

2020-04-10 00:00

上月底,連鎖快餐店麥當勞宣布,停止二十四小時堂食的服務。隨之而來,並不只是影響一般市民的餐飲選擇,更直接令到四百多名「麥難民」將因而流離失所。可是,政府卻沒有立刻伸出援手,更不停拖延問題,令到他們需要流落街頭。

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曾去信民政事務局,要求局方緊急開放臨時庇護中心,讓受疫情影響的無家者入住,收到的回覆卻是「為此類人士提供臨時居所非政策範疇」。其後,劉江華局長更以「公務繁忙」為由,拒絕與立法會議員會見討論麥難民無處容身的問題。劉江華月薪超過三十萬,美衣華廈,卻沒有急民所急,尸位素餐,莫此為甚。

「麥難民」的人數伴隨着租金的上升而增加,由一三年的五十七人增加至一八年的四百四十八人。整體近六年露宿者人口增長創新高,社署數字顯示已登記露宿者人口由一三年的七百一十八人上升至一八年十二月的一千二百七十人,無家者人口增長率七成六。他們選擇在快餐店度宿的原因包括租金太貴、因失業而沒法找尋住宿、節省金錢和「劏房居住環境太惡劣」。此外,一些邊緣群體,包括離院病人、釋囚和成功戒毒者亦因難以覓得居所而露宿。

疫症爆發逾三個月以來,在香港,抗疫似乎是每個人的責任,是本能應當去做的事。口罩、消毒酒精、搓手液、漂白水等等,早已是家居必備。但顧名思義,無家者沒有家。因此,當大屋裏的高官大喊齊心抗疫、呼籲市民留在家中,聽似合情合理,但他們在假設甚麼,又誤會了甚麼?他們假設,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他們誤會,每個人都有足夠能力保障自己。但事實是,數以千計的人沒有一磚一瓦,而在疫情下,連那間賴以為棲身之所的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快餐店,亦向他們關上大門。

這幾個星期,天氣陰晴不定,乍暖還寒。我探望這些無家者,便看到數個「麥難民」瑟縮街頭。加上疫情之下,康文署體育館、運動場關閉,無家者的個人清潔衞生倍加困難。可是,政府拒絕開放社區會堂等臨時設施作避疫中心的建議,令無家者無瓦遮頭。

麥難民無處容身的問題既是疫情導致的問題,亦反映長期香港的房屋問題。劏房租金昂貴、公屋上樓無期,但政府多年來對問題無動於衷。近日,麥當勞便宣布回復二十四小時的堂食服務,麥難民可以回到快餐店裏去了。不知道政府是否因此鬆了一口氣?

郭永健(工黨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