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基因組 防控害蟲福壽螺

2019-08-1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福壽螺以「見青即吃」、破壞農作物臭名昭著,浸會大學有生物學家通過比較和分析四種同屬蘋果螺科物種的基因組,發現福壽螺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物特性,有助研發有效的防控方法,包括生產化學除蟲劑,以及從基因遺傳着手,干擾蘋果螺科物種的核糖核酸。有關成果已在國際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發表。

福壽螺屬於「蘋果螺科」腹足綱軟體動物,原生於南美洲,現已蔓延至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被亞洲國家視為破壞稻米的頭號害蟲。在香港,福壽螺為害通菜和西洋菜等半水生蔬菜,而且牠們既吃植物又捕食池塘和溪流的底棲生物,對濕地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威脅。

浸大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率領來自浸大、科技大學、內地及美國等研究人員,對四個蘋果螺科物種基因組進行測序和組裝,發現牠們的觸鬚具有化學感應功能的基因,顯示蘋果螺科物種的環境感知能力或已增強;牠們又擁有多組纖維素酶基因,可分泌纖維素酶直接分解纖維素,有助解釋為何蘋果螺科物種能夠吃掉和消化多類植物。

研究團隊又比對在水中和陸上產卵的蘋果螺科物種基因組,發現兩棲福壽螺在水中生活卻在陸上產卵,並形成堅硬的蛋殼保護卵,防止變乾,以避開卵在水中被吃掉或被寄生的威脅;同時這些福壽螺的卵含有一種名為PV2的新神經毒素,能抵禦陸上的捕食者,是適應環境的關鍵進化。

邱建文表示,這些基因組資料有助了解福壽螺祖先的基因組特徵,是寶貴的資源,「研究成果可用來研發有效的防控方法,包括生產化學除蟲劑,以及從基因遺傳着手,干擾蘋果螺科物種的核糖核酸。」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