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釋放課時 多修一科有懸念

2019-07-09 00:00

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佔了高中總課時的四成半至五成半,多年被指局限學生修讀更多選修科的空間,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日前發表建議文件,提出四大核心科目同步「減量」,但能否鼓勵學生多修一科,卻是疑問。

今屆中學文憑試有七成日校考生報考兩個選修科,報考三科或以上僅約兩成。綜觀專責小組建議,中英文科主要優化考評設計,通識教育科把獨立專題探究(IES)改為選修,數學科把必修部分的非基礎課題列為選修,令核心科目「瘦身」。

然而建議出爐後,聽聞中學校長們對於落實安排,能令學生多修一科不太看好。首先,通識教育與數學科均有「足以最高達至四級」的封頂效應,在個別大學把五級以上的成績加權計算下,對能力較高的考生沒有誘因之餘,更令他們入讀心儀大學機會打折。

其次,小組未披露釋放多少課時,難以評估是否足夠多修一科。事實上,要估算亦相當困難,比如IES雖按課程文件佔通識教育科課時的三分之一,即八十二小時,但實際操作卻是每校不同,使利用IES減省課時的成效難以顯著,而中英文科作何修訂仍未明確,以每個選修科目平均三年需要二百五十小時課時計,除非有大刀闊斧的修訂,否則難以騰出足夠課時,讓學生多修一科。若利用課餘時間教授,更是壓縮學生補習與休息時間,做法亦不理想。

同時,高中課程在不同選修科目的組合下,學校編排時間表非常緊密,學生決定是否選修IES與數學非基礎課題,令學校更添變數,有否足夠師生支持加開組別,對學校成為難題,故學界普遍認為落實安排,能讓學生多選修一科,確是一廂情願。

但正面來看,釋放課時空間亦有好處,尤其讓學生修讀應用學習課程,或參與其他學習經歷,有助豐富他們的視野;亦有說法認為數理能力較高的考生,可選擇放棄IES而潛心修讀數學延伸單元(M1或M2)。就算把釋出課時,用於鞏固學科知識,對提升學習效能亦未嘗不可,關鍵在於教師能否因材施教,讓學生融會貫通。

高中課程的科目選擇「闊而廣」,但學生面對應試與升學等考量,造成選修科目窄化的問題,釋放課時外,相信在改善制度上亦要思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