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拖港落水 麻省理工限制合作
2019-04-06 00:00
麻省理工學院副校長(研究)Maria T. Zuber四月三日在學院網站宣布,將對中國(包括香港)、俄羅斯,以及沙特阿拉伯有關的項目作額外審查,特別針對關於知識產權、出口管制、數據安全及存取、經濟競爭力、國家安全,以及政治、公民和人權等風險。她補充,隨着國際環境變化,MIT或會修改受額外審查的國家名單。
本港不少大學一直都有跟麻省理工學院聯繫合作,近年MIT在港亦非常活躍,開展多個項目,包括二○一七年九月在九龍塘設立MIT的全球首個創新中心「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從教育及兩地學術交流入手培育人才,當時特首林鄭月娥亦有主持開幕儀式。
此外,科大、理大、中大、港大等多所大學都與MIT有合作項目,如中大在去年與MIT合作在部分課堂採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另科大亦與MIT成立「研究聯盟」推動相關產業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對MIT加強審查香港合作項目感到突然,因兩星期前他曾到美國與學院商討合作項目,對方表示非常歡迎,亦有互訪安排,消息突然傳出猶如「一盆冷水」,擔心背後如有政府壓力,其他院校稍後亦會相繼仿效。他同時對MIT的決定感到疑惑,因一九九二年早訂立《美國-香港政策法》,而美國政府承認香港一國兩制的地位,今次將香港與中國一併納入額外審查範圍的做法極為罕有。
衞教授分析,美國在科研發展上實力最強,如院校加強審查、甚至最壞情況終止合作,將對香港科研發展有巨大影響,本港大學需另覓其他國家地區的院校及機構合作。他又舉例,港府早前投放一百億元建立兩大科技創新平台,多所申請加入平台的院校都有跟美國知名院校,如哈佛等合作,擔心平台項目或有影響。
中大工程學院(外務)副院長、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表示,本港科研發展一直受國際政治環境影響,他憶述回歸前一直有向美國購買儀器,並由美國輸入數據作大數據分析。不過,九七年美國突然禁止超級電腦、機密儀器及數據樣本出口至香港,情況維持九個月後才放寬,認為現時5G及AI晶片亦會面對類近情況。
他指出,中大目前與MIT的合作暫時未受到影響,有信心中美貿易摩擦緩和後,MIT或放寬審查。
早前到應邀到美國訪問的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表示,不希望香港被中美矛盾捲入其中,但認為MIT副校長發表的言論合理,因近年已有多所歐、美、加、澳學府,就中國政府企圖干預及影響大學表示關注。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