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必吃!醫生推介4大通血管食物 降血脂/穩定血壓/防中風心臟病
2024-11-12 00:00
踏入秋冬,天氣轉涼,日夜溫差漸大,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有醫生推薦4種護心食物,可預防中風、心臟病,其中一種更是「血管清道夫」!
秋冬天氣易誘發心血管病
神經外科醫生謝炳賢在Facebook專頁指,轉季要特別留意長者或有心血管病史的人士。他指出,秋天是由炎熱的夏天轉入寒冷的冬季之過度期。這也代表溫差越來越大,較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在港人主要死因中,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為第3及第4位。中風患者年齡通常在50歲以上。至於心臟病,則為本港男士的頭號殺手之一,在2022年有3,874名男性登記死亡個案是死於心臟病。
【同場加映】中風及心肌梗塞症狀
中風常見徵狀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失去說話能力
嘴歪
眼斜
視力模糊不清
吞嚥困難
頭部劇痛
行動不穩或跌倒
大小便失禁
流口水
嚴重者甚至昏睡、死亡
急性心肌梗塞7大症狀
胸部疼痛及不適
有時會下巴和左臂疼痛
出汗
呼吸困難
消化不良
頭暈
心臟驟停
4大食物護心通血管 防中風心臟病
神經外科醫生謝炳賢指出,進入秋冬,高風險人士一方面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外,另一方面可多吃4種食物護心:
1. 牛蒡
- 營養:含豐富膳食纖維及礦物質
- 膳食纖維功效:纖維有助維持血脂健康,幫助排除體內廢物,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排便順暢。
- 礦物質例子:鉀、鈣、鎂、鋅等
- 礦物質功效:有良好抗氧化能力,有助調節血壓,支持心臟功能。
2. 洋蔥
- 營養:含大蒜素、槲皮素等天然植化素,並含豐富膳食纖維。
- 植化素功效:具有優質抗氧化力和抗發炎作用,有助保護血管健康,維持正常血液循環。
- 纖維功效:有助降低血脂、穩定血糖。
3. 茄子
- 營養:維他命P、膽鹼及多種礦物質。
- 功效:維持微血管韌性和彈性,有助平穩血壓、降低膽固醇,有「血管清道夫」之稱。
- 食用建議:水溶性維他命較多,不宜用高溫煮太久或油炸,避免營養流失。
4. 蘿蔔
- 營養成分:維他命C、B及膳食纖維等
- 功效: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
- 營養成分:鉀元素
- 鉀功效:有助調節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
秋冬小心中風心肌梗塞 頭痛是症狀?
若血管健康情況惡化,有可能會引致中風和心肌梗塞,威脅性命。一旦中風或患上心肌梗塞,會出現甚麼症狀?
中風11種常見症狀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中風患者一般會出現以下症狀:
-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半身不遂、言語不清或失去說話能力、嘴歪、眼斜、視力模糊不清、吞嚥困難、頭部劇痛、行動不穩或跌倒、大小便失禁、流口水,嚴重者更可能會昏睡,甚至死亡。
急性心肌梗塞症狀
根據醫管局資料,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狀包括:
- 胸部疼痛或不適、有時會延伸至下顎和左臂疼痛、冒汗、呼吸困難、消化不良、頭暈、心臟驟停。由於心肌梗塞是一種可以危及生命的疾病,因此,一旦出現症狀並懷疑急性心肌梗塞,就要盡早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血管老化易中風心肌梗塞 醫生教1分鐘自測風險 量血壓出現這數字高危
如何自測血管老化程度?
量度血壓,可自測血管老化程度
當血管越厚或越硬時,脈壓差(收縮壓減舒張壓)會越大。
脈壓差正常水平:30-40。
脈壓差須警惕水平:超過40以上。
脈壓差高危水平:超過60以上,恐屬血管老化警號。
醫生如何測量血管老化?
頸動脈超聲波。
可檢查出頸動脈血管壁厚薄。
當動脈硬化越嚴重,血管壁會越厚
心臟電腦斷層掃描。
透過觀察心臟血管鈣化程度,判斷動脈硬化程度。
血管沒鈣化。
第2級鈣化:1分-10分
第2級鈣化:10-100分
若超過400分以上,血管壁可能相當厚,十分危險。
資料來源: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衞生署、醫管局
---
相關文章:
76歲醫生沒三高慢性病 靠4招降血脂血壓 1類菜是「血管清道夫」
近200磅男子常吃1種魚 2個月激減逾10kg 更降血壓血脂通血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