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百年生活見證 舊街尋蹤 騎樓滄桑|慢讀樂趣
2023-08-08 00:00
兩位作者是傳媒人,本書於2015年初版,絕版已久。近十年後,作者再走訪各區,觀察各幢騎樓有沒有變化、是否仍然存在?於是便有這一個修正補充版。
印度加寬屋簷遮蔭
香港地最有Mood是殖民地建築遺風,潮人談到The Verandah,馬上想起優雅的露台餐廳,文青的你更加會想像到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在淺水灣男女主角邂逅的浪漫情景。
「十八世紀下半葉,去到印度南部貝尼普庫爾(Beniapukur)的英國人,為了適應印度炎熱的氣候,便借鑒了當地加寬屋簷的做法,在住宅前加建外廊用以遮擋陽光,這種建築很快被當地人模仿,稱之為Verandah。」這種別有風格的建築,隨着英國殖民地勢力的擴大,逐漸在東南亞及中國流行。鴉片戰爭之後,香港割讓予英國,於是也開始出現這種建築,不過,我們很有本土的譯名,名之為「騎樓」。最早在1822年,由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制的詞典中,字面解釋為「曬台」,原文是這樣的︰「Where things may be dried in the sun」,意即「陽光下晾乾物品的地方」,1868年由華人編著的英漢詞典中,首次把Verandah翻譯成「露台、天台、騎樓」,可見騎樓是早期的正式譯名,一直沿用至今。
譯名淺白 富嶺南品味
好了,你會問,好端端又幾有Mood的Verandah怎會譯成「騎樓」?你可能聯想到騎樓同「騎呢」有關,再不然你會想到「又要威又要戴頭盔」的下一句︰「仲要行騎樓底」。如此這般,會覺得與之前的優雅不匹配。
你最想問,騎樓一詞有甚麼來源,原來騎樓是一個來自廣州,不是香港浸過鹹水之師爺亂噏之作。廣州騎樓其實有歷史可尋。原來百多年之前,廣州政府已有正式城市規劃的準則,在《取締建築章程和施行細則》中首次出現「有腳騎樓」之名稱,後來才簡稱為「騎樓」。大家都知道廣州話最大的特色是既淺白又形象化,騎樓一般分樓頂、樓身和樓底三段,樓底這個空間,好像被上高一、二樓「騎」着似的,而樓宇的支柱,是不是好像兩隻腳,所以騎樓是很絕妙的名稱,充滿了廣州民國時代色彩,又有嶺南文化品味。
作者指出,香港的騎樓,「與廣州式騎樓不同,由於香港曾為英國所管治,民居騎樓留存着官立建築特色。」舉個例︰「現存的香港公園旗杆屋(建於1864年)、深水埗醫局(建於1936年)等等。」大家可以帶着這本香港騎樓秘笈,按圖索驥的找出香港大部分現存的騎樓。
10幢相連騎樓建築
不說不知,騎樓之最,最大的騎樓建築是旺角太子道西,即花墟前面的10幢相連四層高樓群,1930年代由一間比利時建築公司興建,原本有16幢,最頭尾有4幢拆遷重建。
如果你了解香港這片土地,你會明白,「舊夢不須記」,因為就算你有錢有地,興建一個比太子道西更大的騎樓建築,也是枉然,事關香港、九龍、新界都已經被屋邨包圍,城市中心可謂密不通風,你知啦,香港寸金尺土,樓與樓之間,非常緊貼,形成不少區都出現熱島現象,騎樓的散熱涼爽的功能,已經被這個城市的進步廢掉了。
香港騎樓只會在電影、電視的場景畫面中重現,你可以想起穿着旗袍的上世紀60年代、略帶迷惑神情的妙齡女郎,提着裝好雲吞麵的暖壺,不幸遇到一場傾盆大雨,留步在那騎樓底下,避雨之時,電影會用蒙太奇的手法,把這妙齡女郎的過去和現在的經歷,一幕幕的倒敘出來。
騎樓,除了名稱你可能覺得是「騎呢」一點之外,其實騎樓可以有很多故事,感人的,浪漫的,可供想像的太多了。忽然想到,男女主角在樓騎底下說分手,這一幕可以拍得很淒迷啊。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