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歌壇話滄桑 知音百年 粵曲流芳|慢讀樂趣

2023-06-13 00:00

作者為香港著名掌故家、資深新聞工作者,通過採訪所得的第一手資料,在書中詳述香港粵曲歌壇的發展和早期歌伶的生平故事。

粵劇新秀在粵曲演唱會登場獻唱。
粵劇新秀在粵曲演唱會登場獻唱。
「廟街歌王」尹光的粵曲演唱會,經常高朋滿座。
「廟街歌王」尹光的粵曲演唱會,經常高朋滿座。
當年廟街露天歌壇有不少女伶駐唱,吸引大批粵曲愛好者圍觀。
當年廟街露天歌壇有不少女伶駐唱,吸引大批粵曲愛好者圍觀。
粵曲歌壇除了駐唱者,還少不得樂師演奏。
粵曲歌壇除了駐唱者,還少不得樂師演奏。
當年的蓮香樓也有邀請伶人演唱粵曲。
當年的蓮香樓也有邀請伶人演唱粵曲。
當年的蓮香樓也有邀請伶人演唱粵曲。
當年的蓮香樓也有邀請伶人演唱粵曲。
廟街設有歌壇,吸引不少愛好者欣賞。
廟街設有歌壇,吸引不少愛好者欣賞。
粵曲歌壇除了駐唱者,還少不得樂師負責演奏。
粵曲歌壇除了駐唱者,還少不得樂師負責演奏。
當年油麻地夜夜笙歌。
當年油麻地夜夜笙歌。
《粵曲歌壇話滄桑》
《粵曲歌壇話滄桑》

作者魯金的香港古今系列,幾時讀都不覺過時,雖然有些地方已經不再存在。今次要講香港的歌壇故事,首先從西環講起。話說香港最早的歌壇設於遊樂場,19世紀初,西環建設「太白」遊樂場,這裏的歌壇所用的樂隊是業餘人員,不過歌者就大有來頭——石塘咀的妓女。她們被稱為阿姑,其實很多都有才藝,唱得一口好粵曲,亦由於當時社會風氣保守,女子三步不出閨門,拋頭露面的演出,就要由石塘咀擅唱的阿姑包攬下來。


電台播放粵曲 歌伶走紅
 


想當年香港是貿易港口,中上環一帶有好多富有商家,造就了塘西的妓院生意,除了流傳「十二少」的公子哥兒哀怨故事之外,省港澳三地都各有來自胭脂之地的歌姬。「澳門當時也是娼妓合法化,妓院集中於福隆新街一帶,廣州的妓院則集中在陳塘一帶。」

魯金憶述,1929年是香港歌壇開始繁榮的一年,原來不是多開了新的遊樂場或者大茶樓,而是香港電台中文節目在該年開台,「廣播電台播放的中文歌曲,以粵曲為最大宗,亦即主要播放歌壇歌伶所唱的唱片歌曲,無形中廣播電台替歌壇做了義務宣傳。」順帶一提,此時社會文化已經開放,因為民國成立之後,提高了女子接受教育的機會,社交活動在民間日趨活躍,不同的社團都設有粵曲班。

 


茶樓開設歌壇 漸成風氣
 


上環德輔道中的先施公司建成,將天台布置成園林景色,設有歌壇助興。這個天台歌壇最具特色是標榜起用業餘歌唱者,表現好的優秀女歌者,可以有演出機會。自此香港的歌壇普及開去,唱粵曲成為風氣,唱片公司積極發展粵曲唱片,歌壇的紅塵胭脂形象也隨之淡化,家庭婦女去歌壇聽歌視為平常,於是茶樓看準商機,中上環的茶樓也設歌壇,有了氣氛和土壤,歌者地位「升呢」,變成萬眾追捧的大明星。

本書最動人的故事不是來自女歌星,而是一位唱平喉出名的名伶朱次伯,這位大老官是甚麼輩分?原來薛覺先初出道時是當朱次伯的配角,扮他的書僮。作者考究粵劇歷史,指朱次伯出身世家,在香港讀書,中英文俱佳。10歲加入鼓吹革命的粵劇團「移風社」學戲,於是一邊讀書一邊演出,很快成名。
 


港穗名伶 風流釀成悲劇
 


朱次伯有一段時間很不長進,有錢便常到妓院飲花酒,對演出馬虎了事,行內人指他「交行貨」,後來經歷過一番轉折之後,再次投入演出,才華盡露。1921年他在廣州用自創的平喉唱《寶玉哭靈》轟動省港澳,不過,悲劇竟然在朱次伯走到舞台最光輝的時刻出現,翌年,他在廣州樂善戲院被人開槍擊斃。案件引來很多猜想,有說朱次伯勾引一位富家太太,為其丈夫發覺,於是買兇殺人泄憤。不過,有人說富太年紀很大,只是視朱次伯為「契仔」,買兇者懷疑是富家的兩名兒子,為奪產而作出打擊富太的事,不過,朱次伯被殺無法破案,無人得知真相。


當年也有一宗名伶被殺案,在此前一年,丑生李少帆在中環和平戲院舞台上演戲時,被台下一名身材高大的六呎高殺手亂槍射殺,據說又是因為搭上富有人家妾侍。

作者說,兩宗名伶被殺,竟然被歌壇作為創作靈感,寫曲描繪事件人物是「淫伶」,朱次伯和李少帆都被涉及其中,令人覺得這可不是甚麼藝術自由,而是涼薄的「抽水」行為。


關於歌壇名伶的精采故事很多,足夠伴你假日消閒。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