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手工啤酒 x 粵東磁廠 上下兩代對談傳承的意義 附最後機會換領限量啤酒杯+工作坊詳情

2023-06-09 00:00

「友」手工啤酒 x 粵東磁廠 上下兩代對談傳承的意義 附最後機會換領限量啤酒杯+工作坊詳情
「友」手工啤酒 x 粵東磁廠 上下兩代對談傳承的意義 附最後機會換領限量啤酒杯+工作坊詳情

在香港屹立近百年的粵東磁廠,1928年由創辦人之一曹侶松將廣彩工藝從發源地廣州傳入香港,出產傳統手繪廣彩瓷器;隨著時代變化,出品逐漸糅合中西元素演變成「港彩」。現時粵東磁廠由第三代老闆曹志雄(下稱曹生)、太太曹葉正嬌及女兒,亦即第四代傳人曹嘉彥經營,上下兩代在彩瓷傳承上有著不同的分工和見解。談起近日聯乘「友」手工啤酒出品的限量啤酒杯被搶購的消息,他們都喜出望外。喜歡粵東磁廠出品的讀者們,要把握最後機會換領限量啤酒杯和參加工作坊!

粵東磁廠與廣彩隨時代演變 

粵東磁廠於1928年開業,創辦人之一曹侶松(曹生爺爺)與一批廣彩師傅南下到香港九龍城開設「錦華隆廣彩瓷廠」。其後經歷二戰,磁廠在日戰結束後重開,並改名為粵東磁廠。曹生1968年開始在磁廠幫忙接待外國客人,以前三代人與工友一齊住工廠宿舍,耳濡目染下靠自己摸索何謂廣彩。一開始曹生連帳房都不敢入,「爸爸好嚴肅。當時我中學畢業,開始讀浸會學院(現為大學)。香港貿易轉型,漸漸變成世界工廠,因為美國貿易禁運,韓戰的時候所有中國大陸貨品不能去美國,美國買家紛紛來到香港的廠房。我識少少「咸水」英文,細個怕怕醜醜,好多專業名詞都不懂,要幫爸爸接待外國人,漸漸做到現在。」

問到曹生接過最大的生意是哪一單,曹生笑說是認識到老婆。曹太當年在美國買手的百貨公司工作,她帶好多客人到粵東磁廠購物而認識。(圖:蔡建新攝)
問到曹生接過最大的生意是哪一單,曹生笑說是認識到老婆。曹太當年在美國買手的百貨公司工作,她帶好多客人到粵東磁廠購物而認識。(圖:蔡建新攝)
曹生以往靠自己摸索何謂廣彩,對女兒一樣放手,只將上一代師傅手繪圖案傳承給她,讓她自己慢慢體會。(圖:蔡建新攝)
曹生以往靠自己摸索何謂廣彩,對女兒一樣放手,只將上一代師傅手繪圖案傳承給她,讓她自己慢慢體會。(圖:蔡建新攝)
現時曹生有空閒會在店舖修補舊時的瓷器,強調最著重貨真價實,不做投機生意。(圖:蔡建新攝)
現時曹生有空閒會在店舖修補舊時的瓷器,強調最著重貨真價實,不做投機生意。(圖:蔡建新攝)
曹生喜歡傳統廣彩的細緻、顏色圖案豐富。(圖:蔡建新攝)
曹生喜歡傳統廣彩的細緻、顏色圖案豐富。(圖:蔡建新攝)
磁廠最初生產手繪瓷器,六十年代末訂單增多,磁廠為加快生產效率,將部分手繪描綫工序改為用印章蓋印,再人手填色燒製。直至近年造印章的工廠都絕跡,改用貼花紙技術,直接將圖案和顏色用絲網印刷去生產,印出再貼上瓷器後燒製。(圖:蔡建新攝)
磁廠最初生產手繪瓷器,六十年代末訂單增多,磁廠為加快生產效率,將部分手繪描綫工序改為用印章蓋印,再人手填色燒製。直至近年造印章的工廠都絕跡,改用貼花紙技術,直接將圖案和顏色用絲網印刷去生產,印出再貼上瓷器後燒製。(圖:蔡建新攝)
問到最喜歡的粵東出品,曹生笑言最重要是得到客人認同,賣得到的就是最喜歡。(圖:蔡建新攝)
問到最喜歡的粵東出品,曹生笑言最重要是得到客人認同,賣得到的就是最喜歡。(圖:蔡建新攝)
上下兩代在彩瓷傳承上有著不同的分工;曹太經常舉辦港彩工作坊,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傳統工藝。(圖:蔡建新攝)
上下兩代在彩瓷傳承上有著不同的分工;曹太經常舉辦港彩工作坊,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傳統工藝。(圖:蔡建新攝)
香港藝術家蛙王亦曾經參加曹太的港彩工作坊,更將製成品送給曹太。(圖:蔡建新攝)
香港藝術家蛙王亦曾經參加曹太的港彩工作坊,更將製成品送給曹太。(圖:蔡建新攝)
曹生見女兒樂於接手,也感安慰。「難得個女有興趣,一個人最重要敬業樂業。如果做嗰行厭惡嗰行會搵唔到食,工作變負累,不會成功,所以要對行業有信心。」曹生以前工作最大的推動力是設計得到客人欣賞認同,便能鼓舞他一直向前行。(圖:蔡建新攝)
曹生見女兒樂於接手,也感安慰。「難得個女有興趣,一個人最重要敬業樂業。如果做嗰行厭惡嗰行會搵唔到食,工作變負累,不會成功,所以要對行業有信心。」曹生以前工作最大的推動力是設計得到客人欣賞認同,便能鼓舞他一直向前行。(圖:蔡建新攝)
曹生在2010年後,發現自己好喜歡回看清朝舊廣彩,但又買不起,慶幸能請當時技術較純熟的譚志雄師傅(已故),要求他畫仿清朝圖案。(圖:蔡建新攝)
曹生在2010年後,發現自己好喜歡回看清朝舊廣彩,但又買不起,慶幸能請當時技術較純熟的譚志雄師傅(已故),要求他畫仿清朝圖案。(圖:蔡建新攝)
曹生稱讚以前師傅畫工生動,作品有生命力。(圖:蔡建新攝)
曹生稱讚以前師傅畫工生動,作品有生命力。(圖:蔡建新攝)
這件作品屬於譚師傅晚年作品,曹生認為當時譚師傅眼睛不好,作品筆觸模糊,所以不會售賣。(圖:蔡建新攝)
這件作品屬於譚師傅晚年作品,曹生認為當時譚師傅眼睛不好,作品筆觸模糊,所以不會售賣。(圖:蔡建新攝)

上一代因時代變化回廠幫忙,下一代同樣。修讀設計的曹嘉彥並非從小在瓷廠打滾長大。前幾年碰上疫情,加上結婚生小孩後沒工作,爺爺臨終前希望下一代可以繼續生產,於是回來幫忙。「我未加入之前,近十幾二十年師傅退休,好多圖案都沒有再生產。現在我可以用以前停產、師傅留下來的手繪線條稿,用貼花紙技術再重新生產。」

磁廠最初生產手繪瓷器,六十年代末訂單增多,磁廠為加快生產效率,將部分手繪描綫工序改為用印章蓋印,再以人手填色燒製。直至近年連造印章的工廠都絕跡,就改用貼花紙技術,直接將圖案和顏色以絲網印刷去生產,印出再貼上瓷器後燒製。

上下兩代對談傳承的意義

粵東磁廠傳到第四代,曹嘉彥坦言壓力不少。上下兩代全靠溝通、遷就和珍惜,做得幾多得幾多,盡力就好。爺爺對孫女好有要求,上年去世前,要求孫女將廣彩手繪瓷碟重新再造,「當時要同時間競賽,畫完要給爺爺過目,畫出以前出品的精神面貌。知道上一代眼光後,現在可以靠自己判斷。」爺爺留下的20件家課,因製作耗時,至今只完成了3至4個,但當時爺爺都非常開心。曹嘉彥嘗試用不同方法,以全貼和半貼技術,希望重現手繪深淺質感。

訪問期間,份外感受到曹生一家人的平和從容。(圖:蔡建新攝)
訪問期間,份外感受到曹生一家人的平和從容。(圖:蔡建新攝)
粵東磁廠傳到第四代,曹嘉彥坦言壓力不少。上下兩代全靠溝通、遷就和珍惜,做得幾多得幾多,盡力就好。(圖:蔡建新攝)
粵東磁廠傳到第四代,曹嘉彥坦言壓力不少。上下兩代全靠溝通、遷就和珍惜,做得幾多得幾多,盡力就好。(圖:蔡建新攝)
爺爺對孫女好有要求,上年去世前,要求孫女將廣彩手繪瓷碟重新再造,「當時要同時間競賽,畫完要給爺爺過目,畫出以前出品的精神面貌。知道上一代眼光後,現在可以靠自己判斷。」(圖:蔡建新攝)
爺爺對孫女好有要求,上年去世前,要求孫女將廣彩手繪瓷碟重新再造,「當時要同時間競賽,畫完要給爺爺過目,畫出以前出品的精神面貌。知道上一代眼光後,現在可以靠自己判斷。」(圖:蔡建新攝)
爺爺給的20件家課,因製作耗時,到現在只做了3-4個,但當時爺爺都非常開心。曹嘉彥嘗試用不同方法,以全貼和半貼技術,希望重現手繪深淺質感。(圖:蔡建新攝)
爺爺給的20件家課,因製作耗時,到現在只做了3-4個,但當時爺爺都非常開心。曹嘉彥嘗試用不同方法,以全貼和半貼技術,希望重現手繪深淺質感。(圖:蔡建新攝)
曹生說,「一個人最緊要有寄託,像爸爸以前九十幾歲還會返舖頭坐。退休工友都會回來坐,有種精神寄託。幸好地方是自己的,無加租壓力,可以做就做落去。」(圖:蔡建新攝)
曹生說,「一個人最緊要有寄託,像爸爸以前九十幾歲還會返舖頭坐。退休工友都會回來坐,有種精神寄託。幸好地方是自己的,無加租壓力,可以做就做落去。」(圖:蔡建新攝)
在香港屹立近百年的粵東磁廠,位於九龍灣宏開道15號九龍灣工業中心3樓。(圖:蔡建新攝)
在香港屹立近百年的粵東磁廠,位於九龍灣宏開道15號九龍灣工業中心3樓。(圖:蔡建新攝)

曹生見女兒樂於接手,也感安慰。「難得個女有興趣,一個人最重要敬業樂業。如果做嗰行厭惡嗰行會搵唔到食,工作變負累,不會成功,所以要對行業有信心。」曹生以前工作最大的推動力是設計得到客人欣賞認同,便能鼓舞他一直向前行。「一個人最緊要有寄託,像爸爸以前九十幾歲還會返舖頭坐。退休工友都會回來坐,有種精神寄託,幸好地方是自己的,無加租壓力,可以做就做落去。」

最初粵東磁廠做的廣彩手繪圖案,可追溯至300年前,清朝康熙年代流傳下來的廣彩,圖案密集細緻、顏色豐富。後來磁廠主要出口到外國市場,為迎合西方品味,一方面保留廣彩精髓,同時簡化圖案、中西融合,曹志雄將之稱為「港彩」。例如前港督麥理浩的夫人曾訂造仿土耳其花紋瓷器,該樣式其後被稱為「督花」,可說是蘊含廣彩手繪構圖填色技藝和西方圖案風格的「港彩」瓷器代表作之一。現在,曹嘉彥會用電腦處理師傅手稿,將線條和圖案對稱、配合碟型、配對以前的顏色,過程耗時至少一星期,相比以前師傅手繪速度只快了大概一半。曹嘉彥笑說,「以前師傅在紙上手繪,我用iPad手繪。」

廣彩傳統與創新之間的平衡

談到廣彩傳統與創新,要保留傳統,曹嘉彥認為首要是顏色部份一定要跟足傳統廣彩特定顏色。「例如有13種顏色是標準的,尤其傳統廣彩顏色豐富,一定有真金、西紅(粉紅色,亦是含金量高顏料)、珊瑚紅(橙紅色)、大綠(深綠)、二綠(淺綠)等。傳統廣彩有特定顏色組合,因為廣彩顏料是金屬氧化物,有些顏色混合會有化學反應互相抵銷。第二是邊飾。磁廠保留了幾百種傳統邊飾圖案,例如工字錦、金錢邊、三線錦等。創新可以是保留一些傳統同時融合新元素,只要效果美觀。」曹生沒有刻意要求女兒傳承廣彩傳統,反而欣賞外國客人想法創新,新舊融合可做出更多意想不到的作品出來。亦為粵東磁廠現在能夠跟不同品牌合作感到榮幸,認為是女兒慢慢發展出來的成果。

「友」手工啤酒 x 粵東磁廠 限量啤酒杯設計

「友」手工啤酒和粵東磁廠同是香港品牌,這次的聯乘希望創作一隻將中西新舊結合、非傳統又專屬香港人的「港彩」啤酒杯,以帶出工藝傳承意義。傳統廣彩常見花果是牡丹、水仙、荷花、菊花等嶺南花果。但今次在設計上,杯身將本地創作單位Brainrental筆下的「友」招牌圖案結合啤酒主題,融入啤酒花圖案,以經典的青花瓷藍白色設計呈現出來。啤酒花勾連的形態亦源自傳統瓷器。另外用上三線錦,與「港彩」瓷器代表作之一、前港督麥理浩的夫人訂造的相同。

最後機會換領限量啤酒杯+工作坊詳情

曹生為粵東磁廠現在能夠跟不同品牌合作感到榮幸,認為是女兒慢慢發展出來的成果。(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曹生為粵東磁廠現在能夠跟不同品牌合作感到榮幸,認為是女兒慢慢發展出來的成果。(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曹生不時拿出珍藏多年的廣彩瓷器目錄作參考用途。(圖:蔡建新攝)
曹生不時拿出珍藏多年的廣彩瓷器目錄作參考用途。(圖:蔡建新攝)
傳統廣彩常見花果是牡丹、水仙、荷花、菊花等嶺南花果。但今次在設計上,選用啤酒花圖案,以經典的青花瓷藍白色設計呈現出來。啤酒花勾連的形態亦源自傳統瓷器。(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傳統廣彩常見花果是牡丹、水仙、荷花、菊花等嶺南花果。但今次在設計上,選用啤酒花圖案,以經典的青花瓷藍白色設計呈現出來。啤酒花勾連的形態亦源自傳統瓷器。(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杯身將本地創作單位Brainrental筆下的「友」招牌圖案結合啤酒主題。另外杯邊用上三線錦,與「港彩」瓷器代表作之一、前港督麥理浩的夫人訂造的相同。(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杯身將本地創作單位Brainrental筆下的「友」招牌圖案結合啤酒主題。另外杯邊用上三線錦,與「港彩」瓷器代表作之一、前港督麥理浩的夫人訂造的相同。(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曹嘉彥笑說,「以前師傅在紙上手繪,我用iPad手繪。」(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曹嘉彥笑說,「以前師傅在紙上手繪,我用iPad手繪。」(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參加「友」手工啤酒 x 粵東磁廠的限量啤酒杯工作坊,屆時可以將貼花紙隨意拼貼。(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參加「友」手工啤酒 x 粵東磁廠的限量啤酒杯工作坊,屆時可以將貼花紙隨意拼貼。(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參加者更可以寫上名字再燒製拿回家。(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參加者更可以寫上名字再燒製拿回家。(圖片來源:「友」手工啤酒)
「友」手工啤酒和粵東磁廠同是香港品牌,這次的聯乘希望創作一隻將中西新舊結合、非傳統又專屬香港人的「港彩」啤酒杯,以帶出工藝傳承意義。(圖:蔡建新攝)
「友」手工啤酒和粵東磁廠同是香港品牌,這次的聯乘希望創作一隻將中西新舊結合、非傳統又專屬香港人的「港彩」啤酒杯,以帶出工藝傳承意義。(圖:蔡建新攝)

「友」手工啤酒 x 粵東磁廠的限量啤酒杯換領被迅速搶購,喜歡的要把握最後機會參加工作坊!屆時可以將貼花紙隨意拼貼,並寫上名字再燒製拿回家。

「友」手工啤酒 x 粤東磁廠「彩瓷啤酒杯工作坊」 由5月24日起至6月21日,於**指定酒吧及餐廳**購買一set兩款「友」手工啤酒,即可獲貼紙一個,集齊三個貼紙,更有機會參與由「友」手工啤酒聯乘粤東磁廠所舉辦的彩瓷啤酒杯工作坊,創作出專屬於自己的彩瓷啤酒杯。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指定酒吧及餐廳

D 26 
地址:中環蘭桂坊德己立街26號地舖

Murray Lane 
地址:中環紅棉路22號The Murray, Hong Kong 酒店平台樓層

Ppalli Ppalli 
地址:深水埗大南街230號地下

ARES 
地址:天后琉璃街11號地舖

 

工作坊詳情: 

  • 日期 :  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2-6時 
  • 地點 : 西營盤西源里21號 
  • 名額 : 40位

 

延伸閱讀:香港僅存全手繪廣彩技師譚志雄逝世 畢生致力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廣彩技藝

香港僅存全手繪廣彩技師譚志雄逝世。(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香港僅存全手繪廣彩技師譚志雄逝世。(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上世紀60年代,中國饑荒,二十歲出頭的譚志雄高中肄業,一人由廣州南下香港,經介紹到粵東磁廠當學徒。(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上世紀60年代,中國饑荒,二十歲出頭的譚志雄高中肄業,一人由廣州南下香港,經介紹到粵東磁廠當學徒。(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譚志雄師傅憑著一雙巧手,曾經為粵東磁廠繪畫出數以千計的廣彩作品。(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譚志雄師傅憑著一雙巧手,曾經為粵東磁廠繪畫出數以千計的廣彩作品。(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譚志雄於2018年出席時代廣場「香港瓷藝90年 - 粵東磁廠」展覽,現場示範手繪彩瓷。(圖片來源:星島圖庫)
譚志雄於2018年出席時代廣場「香港瓷藝90年 - 粵東磁廠」展覽,現場示範手繪彩瓷。(圖片來源:星島圖庫)
譚志雄於2018年出席時代廣場「香港瓷藝90年 - 粵東磁廠」展覽 。(圖片來源:星島圖庫)
譚志雄於2018年出席時代廣場「香港瓷藝90年 - 粵東磁廠」展覽 。(圖片來源:星島圖庫)
過往因技術所限,不少瓷具是靠師傅全人手繪畫和上色,盡顯師傅功架。譚師傅以往在香港碩果僅存的瓷廠「粵東磁廠」以手畫瓷具逾四十年,靠一筆一畫為瓷具畫龍點睛,堪稱鬼斧神工。(圖片來源:星島圖庫)
過往因技術所限,不少瓷具是靠師傅全人手繪畫和上色,盡顯師傅功架。譚師傅以往在香港碩果僅存的瓷廠「粵東磁廠」以手畫瓷具逾四十年,靠一筆一畫為瓷具畫龍點睛,堪稱鬼斧神工。(圖片來源:星島圖庫)
譚師傅擅長於畫各類中西圖案,無論人物、花卉、游龍、貴族紋章等圖案,他都能描繪得活靈活現。(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譚師傅擅長於畫各類中西圖案,無論人物、花卉、游龍、貴族紋章等圖案,他都能描繪得活靈活現。(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譚師傅退休後,近年致力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廣彩技藝教育工作,至今已桃李滿門。(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譚師傅退休後,近年致力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廣彩技藝教育工作,至今已桃李滿門。(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譚師傅在粵東磁廠生涯長達五十多年至退休,畢生致力推廣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彩。(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譚師傅在粵東磁廠生涯長達五十多年至退休,畢生致力推廣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彩。(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對於前來找譚師傅拜師學藝的人,譚師傅都來者不拒。(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對於前來找譚師傅拜師學藝的人,譚師傅都來者不拒。(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由左至右)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太太曹葉正嬌、譚志雄、與磁廠第四代傳人曹嘉彥過往一起舉辦工作坊。(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由左至右)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太太曹葉正嬌、譚志雄、與磁廠第四代傳人曹嘉彥過往一起舉辦工作坊。(圖片來源:Facebook@粵東磁廠 Yuet Tung China Works)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