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常忍尿穿緊身褲恐腎衰竭喪命 專家教8招保護腎臟
2023-03-08 00:00
許多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都會想盡辦法,避免接受腹膜或血液透析治療,即「洗腎」。當醫生告訴患者的腎臟,已到了末期腎衰竭的地步,需要安排「洗腎」治療的時候,患者總會經常拖延、改期和失約,藉以增取時間尋覓其他治療方法。可是當身體狀況愈來愈差,惟有接受「洗腎」的現實。患者拒絕「洗腎」的治療是不難理解的,「洗腎」雖可減輕症狀,但對患者的心理、生理與社交都有顯著的影響。
末期腎衰竭成因 高血壓糖尿要小心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於2018年的統計,末期腎臟衰竭的成因計有:39%為糖尿病,26%為高血壓,15%為腎小球炎症,15%為多囊性腎病或其他疾病,另外有5%成因不明。高血壓、糖尿病都會增加患上慢性腎衰竭風險,但過程相當緩慢。
美國腎臟疾病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於2019年刊登一個血管硬化的研究,研究對象共14,854人,平均年齡53.9至56.8歲,當中34%人士則屬於世界衛生組織的高血壓水平,這些人士於開始時的腎功能正常,即使經過30年後,也未必去到末期腎臟衰竭的情況。至於糖尿病,有一些研究亦推算糖尿病患者,腎臟要超過25年後,才會踏進末期腎臟衰竭的階段。因此,初期的高血壓或糖尿病的人士,不會察覺腎臟已無聲無色地衰弱下來。
不要忘記,我們身體有兩個腎,一個可以捐贈給別人,仍然可以維持正常腎功能,所以當你發現兩個腎的組織壞掉了一半,你也可以如常地小便,身體運作如常,驗血的腎功能也是正常。過了十數年後,醫生會突然告訴你的腎功能轉差了,原來腎臟或已經踏進了不歸路,逐漸地走下波。
末期腎衰竭症狀 或出現蛋白尿水腫
至於腎小球發炎,有不少人士是患上自體免疫反應的腎炎,症狀常見有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驗血亦會發現發炎指數升高和腎功能虧損。自體免疫反應的腎炎往往沒有正式的導因,治理方法以控制徵狀、使用免疫力抑制劑如類固醇等來抑制反應,徵狀改善後,患者需要定期覆診,監察腎功能的進展,所以部份患者最終也會患上末期腎衰竭。
同場加映:慢性腎衰竭症狀
判斷腎功能損壞程度 腎絲球過濾率低可致死
腎臟的過濾工作主要由腎絲球相連組織群負責,腎絲球是由一團微絲血管和腎小囊組成。近年,醫學界多以腎絲球過濾率來製定慢性腎臟疾病的5個級別,判定腎功能損壞程度。正常腎絲球過濾率為高於90單位(ml/min/1.73m2);若腎絲球過濾率少於60單位,即為第3級損壞,情況較嚴重。即使這樣,患者徵狀未必明顯,他們或會排尿增多、較易疲累。
當腎絲球過濾率為少於15單位,即第5級損壞,身體新陳代謝物未能有效地排出體外,身體各組織均受損壞,病徵包括尿量少、水腫、皮膚痕癢、視力減退、呼吸不暢順和疲倦等,嚴重更會人事不省,以至死亡。
腎絲球過濾率,是以肌酸酐於血液的含有份量為基礎,再按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來計算出來。肌酸酐主要是身體肌肉的新陳代謝物,是判斷腎功能損壞的代謝物。在正常情況下,當血液含肌酸酐量持續超過120單位(mmol/l),反映腎臟已有實質的損壞,必須找出損壞原因;否則,假以時日,腎臟損壞至不可逆轉的地步。
點擊圖片了解甚麼是腎衰竭、腎衰竭階段、腎功能損壞程度:
預防腎衰竭8大方法 不宜忍尿穿緊身褲
預防腎衰竭,應注意以下8大事項:
預防腎衰竭貼士1:「是藥三分毒」
藥物損害腎臟的研究也有不少,其中2022年國際腎臟報告《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刊登了一個從世界衛生組織的藥物安全數據庫的分析研究,指出有超過100隻藥物會引致急性腎臟受損的,其中不乏常用藥物,與其他研究相符合。藥物在新陳代謝後,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藥物在這過程中,會造成不明顯的腎臟損傷。長期服食的藥物,影響會累積加重。因此,對症下藥十分重要,長期病患者應與醫生相討藥物的效用,或以非藥物方式,減少對藥物的依賴。
預防腎衰竭貼士2:適量進水
- 每天除了飲水6至8杯,亦需按生活情況和流失之體液份量、排尿量而調節進水量,藉以促進血流,減低腎結石機會。
- 過量使用利尿藥,會增加腎損壞風險。
預防腎衰竭貼士3:恆常運動
- 運動能改善血流,促進新陳代謝;腎臟血液循環良好,讓營養素維護腎臟健康。
預防腎衰竭貼士4:均衡飲食
- 研究發現得舒飲食(DASH Diet)和地中海飲食,均能減低患上慢性腎病的風險;除此之外,應盡量選擇天然食物,少食加工食品。
預防腎衰竭貼士5:避免忍尿
- 忍尿或會導致尿液倒貫入尿管或腎臟,導致水腫,損壞腎臟細胞組織。
預防腎衰竭貼士6:避免長期束腰
- 長期束腰或收窄腰腹,令腰和腎受壓,直接令腎臟受損和血液不流暢。
預防腎衰竭貼士7:保持尿道衛生
- 頻密地患上尿道感染,會增腎臟受感染機會。病菌病毒經尿管進入腎臟,損害腎臟組織;保持尿道清潔和衛生是十分重要;
預防腎衰竭貼士8:切勿誤信不實的醫療資訊
一些治療或健康建議只適用於獨特的情況下,而且沒有闡述生理基礎或經過實證研究。即使醫學研究報告,亦要仔細了解研究對象和方法,避免以偏概全,一錯再錯。走錯路,會步向「洗腎」的深淵,或提早完成人生旅程。
參考資料:
- Ghane Shahrbaf, F., & Assadi, F. (2015). Drug-induced renal disorders. Journal of renal injury prevention, 4(3), 57–60.
- Gérard, A. O., Merino, D., Laurain, A., Cremoni, M., Andreani, M., Rocher, F., Destere, A., Esnault, V. L. M., Sicard, A., & Drici, M. D. (2022). Drug-Induced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Insights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fety Database. 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 7(7), 1699–1702.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 朱賢文博士
延伸閱讀:慢性腎衰竭症狀
醫管局指,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在初期階段時徵狀並不明顯,常見症狀包括:
延伸閱讀:醫管局教預防慢性腎衰竭方法
為降低患上腎病及慢性腎衰竭的風險,醫管局建議以下方法:
延伸閱讀:5大傷腎壞習慣
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與視力、大腦一樣,過了40歲後,腎功能就會衰退。除了疾病,都市人10大生活壞習慣也會傷害腎臟,令其加速老化,恐怕將來步入洗腎的風險。
傷腎壞習慣第1至5位: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