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中國漫畫鼻祖 豐子愷筆下人間情味|慢讀樂趣

2022-10-18 00:00

豐子愷是中國當代書畫家、文學家、散文家、翻譯家、漫畫家,繪畫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國文求教夏丐尊,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被譽為「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中國現代漫畫的鼻祖」。
詩心、童心、佛心為書名

以上簡介可能勾起大家中學上課時的回憶,民初的中國文化歷史,離我們這麼近,又似乎那麼遠,拿起這本重甸甸的收藏版圖書,用句潮語形容︰「乜都返晒嚟!」本書收錄了豐子愷的精選作品:散文十六篇及漫畫六百篇。我說的返晒嚟的正是書名《三心》。甚麼是「三心」?這就是詩心、童心、佛心,《三心》作為本書之名,是反映作者獨特的生命體現和價值觀。

豐子愷說︰「我的心被四事佔據了,天上的神明和星辰,人間的藝術和兒童。」回顧今天,世間已經少見的心境了,在本書的「詩心」系列散文中,有一篇是「我的書︰《隨園詩話》」,開場白︰「詩話、詞話,是我近年來的牀中伴侶兼旅中伴侶。」我想一想自己過的是甚麼生活?原來晚上吃過晚飯,歇過一會兒,很快就爬上牀,打開的是手機,而不是翻起書本。甚麼詩,甚麼詞,可不是我杯茶,我會打開抖音看三、五秒至十秒的閃亮內容,可以是韓國可愛妹妹的幾個跳舞Shot,也可以是講廣東腔普通話的內地搞笑視頻,我的生活沒有詩也沒有詞,甚至沒有書。

「旅行的時間是極冗長的,坐舟車中可以埋頭地看許多書。」我想起一個美麗的誤會,很久之前,還是移動通訊4G時代的開始,內地人乘地鐵或公車,十之八九都沒有再看書,而是拿起手機瀏覽,當時有人把歐洲人乘車的情景拍下來,天啊,為甚麼他們那麼有書卷味,竟然十之八九都在看書。內地有一班人被冠名為「公共知識分子」,他們有點學識,但是眼界也有點狹窄,專門看好、點讚西方的優點,然後拿眼中的西方優點來批評中國人,例如內地乘客在地鐵只看手機,比不上西方堅持愛閱讀的文化。天啊!中華文化為甚麼還是那麼教人扼腕歎息?
一筆一景 永留腦海中

幾年之後,歐洲地鐵風景綫改變了,很多內地出外旅行的年輕人傳來英國、德國等西歐國家的地鐵照片,吓,甚麼十之八九的乘客拿起手機來看,而不是看書呢?西方文化轉得那麼快,奇怪!不奇怪,都是公知的眼界看扁這個世界,真實原因是中國的移動通訊基建領先了歐洲,那些年內地人士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隨時上網,歐洲呢?沒有訊號呀。幾年之後,歐洲用了中國通訊公司華為的4G建設,又平又好用,所以歐洲人便有能力享受與中國同樣的生活素質了,於是你見到沒有人再看書啦。手機世界太吸引了,歐洲文化優越又有書卷味,哈哈!哈哈哈!

豐子愷說,他帶了很多書上車,可是「往往看了一、二頁就睡着。備了幾種書在行囊裏,往往回來時原狀不動,空自拖去又拖來。」原來書卷味也是意思意思而已,漫畫家的心境是開放了,看幾多就幾多,隨緣罷,何必以看書論英雄?

看過散文看漫畫,領會到人生最高境界不是看書看手機之分,而是你對身邊事物有幾多難得無聊的感應。豐子愷的畫就是一筆一景一情一定格,把一些你可能感應不到的,卻又難以形容的剎那,細心的勾劃出來,貼在你心,留在你腦海,如是者你也感應得到,噢,這就是這個境界。
悲歡離合 悟人生道理

童心是甚麼?聽豐子愷說故事吧,你便心領神會,話說他晚上喝了點酒,「不想看書,也不想睡,捉一個四歲的孩子華瞻來騎在膝上,同他尋開心。我隨口問︰『你最喜歡甚麼事?』他仰起頭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難』。」

意外不意外?童心沒有把戰亂烽火記在心,他心中的逃難是一種情趣,「就是爸爸、媽媽、寶姐姐、軟軟……娘姨,大家坐汽車,去看大輪船。」童心看到的是我們另外的一面,這一面可以是他最歡喜的事!最後我想談佛心,不過篇幅有限,我說不如你看看這壓軸系列的漫畫,你可以看到一些人間悲歡離合的場景,從中你可以悟出一點人生道理,有些頗沉重,有些頗輕鬆……好,餘下就交給你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