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製霓虹燈|設計師半途出家 迸發藝術光彩

2022-08-29 00:00

閃爍的霓虹燈燃亮香港,交織出獨特的街角夜色,不過繁華夜景也有褪色之時。屹立近半世紀的冠南華霓虹燈招牌早前「熄燈」,被拆卸下來。隨着霓虹燈製造業的式微,入行的年輕人愈來愈少,然而原本從事設計工作的八十後劉浩輝(Jive),數年前毅然到台灣學藝,回港後創立「九龍霓虹 Kowloneon」,由設計師變成霓虹燈藝術家,期望將霓虹燈以另一種藝術形式呈現,延續這門傳統手藝。

拜師學藝 回港苦練

霓虹燈點亮香港夜色,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許多生意人開始在唐樓上層安裝各類霓虹燈,以五光十色的燈管吸引顧客。二次世界大戰後,霓虹燈招牌在香港發揚光大,設計美觀、工藝精湛的玻璃燈管,成就了香港的璀璨夜景。然而,屋宇署在2013年實施「違例招牌檢核計畫」,霓虹燈陸續被清拆,現時在街上看到的大型霓虹燈,寥寥可數。今年8月17日,屹立近半世紀、位於油麻地的冠南華霓虹燈招牌正式拆卸,不少巿民聞風而至,用相機記綠這歷史時刻。製作霓虹燈已是夕陽行業,劉浩輝(Jive)卻選擇入行,「幾年前愛上霓虹燈,但香港沒有正式教學課程,於是2019年跑到台灣,向著名霓虹燈師傅黃順樂拜師學藝,完成兩次密集課程後回港。」Jive坦言霓虹燈製作一點也不容易,由燒玻璃管、屈曲玻璃到組裝等都極考工夫,他回港再苦練半年,才正式開設Studio製作霓虹燈。

Jive兩年前創立「九龍霓虹 Kowloneon」,經朋友介紹接下第一單生意,得到各方認同及讚賞,於是先後為餐飲業、各式活動,甚至電影製作霓虹燈,期望霓虹燈以藝術形式呈現,讓這門手藝不致失傳。提到最傷腦筋的作品,Jive說是中文字體霓虹燈,「屈曲玻璃要講技巧,中文字筆畫繁多,對美感有要求,所以不容易做到理想效果。」

商場創作 考手工藝

最近Jive獲邀參與黃大仙中心北館「霓彩映月」的主題活動,製作3D霓虹燈月亮裝置,負責藝術裝置設計的是保育組織「街招」兩位創辦人兼建築師馮達煒(Ken)及麥憬淮(Kevin),他們希望通過立體藝術裝置,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生命,建構出霓虹燈的文化價值及魅力。Ken道出設計理念︰「設計加入了不同的視覺元素,呈現滿月、盈凸月、上弦月及娥眉月的月相美態,讓觀賞者可以看到陰晴圓缺的自然景象。」Kevin續說︰「全人手製作的3D霓虹燈月亮裝置,主要由收回被丟棄的霓虹光管組成,以實踐保育理念,並請到資深霓虹燈師傅胡智楷以精湛手藝,將破損的霓虹燈管修復及重新接駁。」

至於Jive的工作,是將這些霓虹光管整理,製成藝術裝置。他首先用專業爐具,以攝氏1,200度高溫將玻璃管加熱變軟,再屈曲成特定形狀,然後抽真空及注入氖氣,最後將霓虹招牌重新組裝。「每一件霓虹燈工藝品都需要複雜步驟及極高技術,今次展品要到黃大仙中心現場組裝,是一個難得的新嘗試。」

八十後的劉浩輝(Jive)原本從事設計工作,三年前走到台灣拜師學製霓虹燈,除延續傳統手藝,亦將霓虹燈重新演繹。
八十後的劉浩輝(Jive)原本從事設計工作,三年前走到台灣拜師學製霓虹燈,除延續傳統手藝,亦將霓虹燈重新演繹。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