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畫展|意大利博物館珍藏首現香港 科藝聯乘 穿越古今巴洛克神「畫」之旅
2022-08-11 00:00
今年是中、意建交五十周年暨中意文化和旅遊年,香港藝術館為此呈獻《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精選了四十幅首度來港展出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作品及那不勒斯巴洛克畫作,大家可從這些極具張力的作品,細味意大利教廷在十六至十七世紀欲借畫作傳遞的宗教及社會等訊息。另為配合是次展覽,藝術館特意邀來本地藝術家,通過科藝媒介引領觀眾來一趟穿梭古今的沉浸式藝術之旅。
文:洪白嵐
圖:香港藝術館、Gary Tsai
巴洛克藝術於歐洲十六至十七世紀中葉興起,涉獵範圍之廣,包括音樂、繪畫及建築等方面,是次借展自意大利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的珍藏,以畫作為主,包括提香、安尼巴萊.卡拉奇及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等大師級的作品。甫踏進展館,任誰都會被中央那兩大弧形屏幕所吸引,播放的是動態版、那不勒斯畫家盧卡.焦爾達諾的《柏斯修和美杜莎》,正好呼應着展覽主題「走進巴洛克」,以沉浸式的藝術科技,讓人如置身於現場觀戰般。
社會教化作用
這四十幅畫作,以法爾內塞家族的文藝復興典藏,以及波旁典藏的巴洛克作品分類,大致交代了意大利藝壇如何從文藝復興後期轉型至巴洛克時代,也讓參觀者了解到當時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社會狀況。當中一幅《馬達萊納橋上遠觀 維蘇威火山爆發情景》,畫中的那不勒斯曾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但繁華背後卻存在貧富懸殊、疫症頻生等問題,意大利天主教教廷(梵蒂岡)還面對着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為抓緊信眾的心,當時的教宗保祿三世便想到請當時有名的畫師,繪畫一些帶有宗教色彩、堅守忠貞及導人向善等訊息的畫作,達到教化作用。
香港藝術館館長羅欣欣(學習及國際項目)表示,參觀者可以從畫中獲得不少資訊,如畫家本身想引領觀眾聚焦的地方、畫中人的樣貌神態、物件甚至背景,很多都帶有象徵意義。巴洛克的畫作中有不少人像畫,如提香的《戴上教宗專用絨帽的教宗保祿三世肖像》或帕爾米賈尼諾的《安提亞肖像》,都真有其人,部分畫中人則來自神話,如《達娜厄》和《酒神巴克斯》等,而無論是真有其人或神話人物,畫家在處理作品的構圖、光影及質感上,都花了不少工夫。至巴洛克的黃金時期,不少著名畫作更呈現了瞬間捕捉、光暗分明、矯色主義、景深突出及透鏡技術等特色,即類似今天的攝影作品。
為讓參觀者更容易理解不同畫家的風格,藝術館在今次展品的擺放上也別具心思。在波旁典藏的巴洛克作品區,工作團隊特意將兩幅同一主題的作品擺放一起,讓大家能清楚看到當時男、女畫家在畫面處理上的不同,「像《友弟德管使女割下敖羅斐乃的頭顱》中,女畫家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是當時極著名及具認受性的女畫家,她畫中的Judith(友弟德)形象無懼,具有巴洛克作品中人物的兩大特色——性格鮮明及擁有強大的戲劇張力,畫中光綫都落在她的半邊側面,令觀者能專注在其表情上。」羅欣欣解釋,「相反地,由男畫家卡拉瓦喬繪畫的《友弟德和敖羅斐乃》,焦點則放在畫中被殺的男士身上,Judith看來較灰暗,那種光與暗的對比,分別代表着善與神迹及黑暗與罪。」性格鮮明這一點,在殉道主題的畫作中更見明顯,如弗朗切斯科.瓜里尼的《聖亞加大》,畫中女士因堅守信仰被割胸,其眼神堅定,也是教廷想向大眾弘揚對信仰的忠誠。
港式二次創作
是次展覽的另一特色,是邀來了本地藝術家以科藝媒介或二創手法,對作品作出回應,包括新媒體藝術家伍韶勁、插畫師missquai,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兼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潘明倫教授,分別以燈光、遊戲及音樂等方式,為觀眾開啟新的感官之旅。
至於視覺藝術家周俊輝,則以拼相方式對部分畫作進行二創,以兩幅描繪希臘神話中的打鬥場面作品《達味(大衛)戰勝歌肋雅(歌利亞)》及《阿波羅與瑪爾敍阿斯》為靈感,製作成三幅充滿「港味」及「Cult味」的畫作,成為「香港流光」的展品之一,像其中一幅是與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聯乘,大家只要比對一下《阿波羅和瑪爾敍阿斯》,便知微妙處在哪裏!
對於今次展覽加入了藝術科技元素,館長羅欣欣表示,除以現代化的「沉浸式」方式回應巴洛克的「沉浸」藝術,亦希望能提升參觀者的興趣及感官體驗,對作品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她認為這次合作十分難得,因多年來甚少與意大利的藝術館合作,今次難得獲卡波迪蒙特博物館借出珍貴館藏,到港展出,也覺相當興奮,她期望通過是次展覽填補大家在美術歷史中缺失的一塊,更希望通過畫作,治瘉社會大眾這兩年多來面對的疫情困境。
《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
日期:即日(8月11日)至11月2日(三)
地址: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術館
網址:http://hk.art.museum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