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端午糭飄香 大廚講解傳統手藝 民間美味 易學難精

2022-06-02 00:00

鹹蛋黃堅果素肉粽
鹹蛋黃堅果素肉粽

端午節(6月3日)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經過二千多年歷史流傳至今,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和吃糭子。曾是祭品的糭子,餡料雖然五花八門、推陳出新,但包糭手藝依舊傳承古時民間的飲食智慧,食材相互融合,入口粉糯香軟,是獨特又別具風味的應節食品。
歷史悠久 入鄉隨俗

端午節又名雙五節、龍舟節及肉糭節,至今已有逾二千年歷史,糭子是最能代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節日食品之一。據說最早出現的糭子叫角黍,是用蘆葉包裹高粱米製成角狀,後來漸漸入鄉隨俗,因應地方習俗和民風,演變成各式各樣的特色口味,像是四川辣糭、上海甜糭、溫州米糭和廣東肉糭等民間美食。

五香瑤柱鹹肉糉
五香瑤柱鹹肉糉

尖沙嘴帝苑酒店帝苑軒點心部主廚黃偉添師傅,有近五十年炮製粵式手工茶點的經驗,他說包糭是一門易學難精的傳統手藝,每樣食材都必須預先處理。像是鹹肉糭,主要食材是糯米、綠豆、鹹蛋黃、五花腩及肥豬肉。首先,糯米需要浸製至少一小時,然後加入食油拌勻。綠豆則要去衣再浸水,然後瀝乾水分備用。此外,五花腩及肥豬肉要混合適量鹽、味粉、玫瑰露和五香粉醃至入味,每個工序都不能馬虎。
黃金比例 香軟粉糯

至於包糭,講究的是經驗及手感,先把竹葉洗淨,然後浸至剛好軟身,時間拿揑得準確,竹葉才會有足夠的柔韌度,包起來不易散爛。黃師傅表示,餡料與糯米的比例也相當重要,兩份糯米、一份綠豆,再加適量豬肉及原顆鹹蛋黃的效果最好。竹葉包裹所有食材後,包紮及綑繩的力度,也直接影響糭子吃起來的口感。太鬆散的話,食材無法融合一起;過於紮實,入口硬繃繃。

川味麻辣牛腩糉
川味麻辣牛腩糉

如果做鹼水糭,還會多了一個加鹼水的步驟,令米粒色澤變得金黃及半透明,質感柔軟綿滑有嚼勁,無論佐上豆沙、蓮蓉或桂花均各有捧場客。秘訣在於糯米拌入鹼水的分量必須準繩,稍有偏差,糯米就會變質出現苦澀味和變糊狀。隨着經濟起飛及健康飲食潮流興起,糭子選材日趨講究和養生,加入素食雜糧或海味鮑魚的新款式,迎合了不同客人的需求。
查詢:A/唐宮小聚/2808 0910、B/家上海/2869 2228、C/帝京酒店/2622 6256
鹹蛋黃堅果素肉糭 $58/A

更多新冠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

按此 https://bit.ly/3JqiBzz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