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樂趣|新冠疫情帶來反思 生活斷捨離減壓有法

2022-01-04 00:00

《克服倦怠和低潮的86個心靈紓壓秘方》 ,作者是西多昌規。
《克服倦怠和低潮的86個心靈紓壓秘方》 ,作者是西多昌規。

作者是七十後,畢業於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曾任教於醫科學院,以及擔任哈佛大學與史丹佛大學研究員等,現為精神科專科醫師,具備睡眠治療醫師資格。作者於《序言》中以2020年「新冠」大流行為開場白,這是一個感同身受的世界性話題,不經不覺我們進入「新冠」第二年,當我翻起這本書時,找到一點啟發,也是令我靜下來細心閱讀的原因。

生為同一代人,相信從來沒有預期有如此漫長的隔離式生活,所有人長期都要留在本土消費,行山代替返「鄉下」(香港人對前往日本旅行的暱稱),逛商場、排隊去主題公園、住本地酒店當做環遊世界,還要每天口罩不離口,打完第二針以為盡了市民責任,原來還有第三針要你再打,如此的生活下,公司不時說教傳道,說今天不裁員、減薪,需要感恩。你問大家一句:你可有覺得自己委屈了嗎?你曾經感到倦怠和低潮嗎?
 

甄別做多了的事

我們看看遠在日本的作者怎麼說︰「2020年4月,為了防堵新冠疫情,日本政府發布了緊急事態宣言,相信不少日本人的生活也隨之遭逢劇變。擔心遭到感染的不安、想去的地方去不了的不自由感、想見的人見不到的痛苦等,壓力來源可說是不勝枚舉,大概沒有比這更令人感到精神疲憊的時期了吧。然而當我們回首過去,應該也會發現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有不少『其實不必做』或者『不做會比較輕鬆』的事。」

如何甄別那做多了的事,作者以個人經驗提出幾點給大家參考︰一、晨間通勤時搭到擁擠的電車,或遇到塞車;二、令人困擾的人際關係、無聊的工作、不想去公司的應酬;三、在社群媒體上不自覺地抱着炫耀的心態「曬照」;四、和明明不想交流的主婦們一起吃午餐或喝下午茶;五、無意間衝動購買了不需要的東西。
 

不要過分做好人

不過,以上原本令人煩躁、提不起勁的事,已因新冠疫情而跟着消失。應該有不少人為此鬆了一口氣,不過,大家還是會感到壓力,依然像幽靈般在天上徘徊。作者有感而發︰「我們都希望能盡早回歸正常生活,和想見的人一起度過日子,或自由地前往想去的地點,不過我想應該也沒有人會期待搭到擁擠電車的日子、討人厭的人際關係也跟着復活。」

作者提出他的亮點︰「伴隨新冠疫情而來的自主管理生活形態,我認為這正好是個機會,能讓我們重新審視平時逼於無奈只能放棄解決的壓力,從中發現『有些事情好像不太對勁』。然而若疏忽大意,新冠疫情前的那些無聊事又會一個個捲土重來。」

包含因新冠疫情而意識到的事情在內,本書廣泛列舉了「原來其實『不做也行』的事,並詳加解說。」簡言之,這是我們生活的「斷、捨、離」手冊,我們只要立下心腸,不要「做多咗」,不要過分地做好人,其實你已經放輕了包袱。
 

「不做也行」練習

作者是精神科醫師,本書從工作、人際關係、金錢、習慣到思考方式,提出八十六則「不做也行」練習範例,助你改變人生,學會如何主導自己的生活,此外,這不是一本深奧難明的學術科書本,「全書採對頁設計,每篇短文皆配搭一幅詼諧逗趣的插圖,在你沮喪無力的時刻,會帶來笑一笑的原力。」

此外,編輯也別出心裁,作者介紹本書「每篇結尾都以Point收尾,不讓太多的文字壓垮你的記憶,只要掌握最關鍵的一句,就能帶來改變的勇氣。」全書共分五個生活類別︰工作方式、人際關係、金錢、習慣和自我思考方式。

老實說,作者提出的幾十個觀點和建議,絕對沒有任何一條是石破天驚的,這都是大家耳熟能詳、身同感受的事,不過本書的價值是有系統和精簡的給你一套清單,這個工夫不簡單,事關大家平時只知道焦慮和不安,正所謂當局者迷,原來出問題的地方,也不外是這幾十個重點。

作者教大家找出源頭,然後告訴自己:「這件事,不做也不會怎麼樣。」例如上班時總是帶着微笑、每天都得花時間一一回覆社群好友的貼文;一想到未來規劃,總是擔心存款不夠用;家裏每個角落都要打掃得乾乾淨淨等等。以上例子舉一反三,原來減壓可以很容易,這是我的讀後感。
 

《克服倦怠和低潮的86個心靈紓壓秘方》
作者:西多昌規  
譯者:洪薇
出版:楓葉社文化  
售價︰$100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