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店鋪】香港藝術館「不是時裝店!」逾七十件古今展品探討美的標準 這兩位香港藝術家作品不能錯過!

2021-08-19 00:00

服裝是文明社會的必需品,也是時尚品,更是全球經濟重要一環。大家逛時裝店的經驗多不勝數,可有興趣逛一下一家以時裝為主題、各款時裝琳瑯滿目,卻「不是時裝店」的另類店鋪?

早陣子已經聽了不少喜歡時裝、走在潮流尖端的朋友,介紹香港藝術館正在舉行的《不是時裝店!》,大家都說展覽令他們「過足癮」!的確,這個集合了香港藝術館中國文物、中國書畫、外銷藝術,還有現代及香港藝術四個館藏系列中,與衣飾鞋履有關作品的展覽,內容相當豐富。對時裝有研究的朋友固然看得開心,就是平日不會緊貼時裝潮流的朋友相信也會覺得很吸引。部分展品並非以服裝為主題,然而策展人讓觀眾從另一角度欣賞作品,例如人物畫,引導觀眾從畫中人打扮出發,了解時代背景、審美元素及文化底蘊,部分作品則開宗明義地以服裝為題,像香港藝術家石家豪的作品《周潤發的試身室》。

人稱發哥的香港巨星周潤發,在華人世界幾乎是無人不曉,他見證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電視劇和九十年代港產片的黃金時代,更成功走上國際舞台,是香港演藝界最耀眼的一顆明星,最有資格代表香港流行和演藝文化。擅長工筆水墨的石家豪以周潤發多年的銀幕形象創作一系列作品,包括繪畫、拼貼等,以穿衣玩偶的方式呈現。

穿衣玩偶這種兒童玩具,對這個年代的小孩和年輕人恐怕是相當陌生,但卻是不少上一代人的童年回憶。石家豪以懷舊玩具重現周潤發的經典角色:《英雄本色》的Mark哥、《臥虎藏龍》的李慕白、《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皇帝等等,通過外觀和包裝探討潮流文化對身體議題的影響。明星偶像本來就帶有「光環」,與觀眾有一段距離,電影世界進一步把這身分變得更不真實,如穿衣玩偶一樣,根據不同的角色身分也隨之改變;作品同時反映時代變化,特別是如周潤發這麼具有代表性的演員,與香港市民共同成長,無論你是否他的影迷,看到他不同的經典造型,肯定也會勾起很多美好的回憶。這系列作品最早創作於2009年,獲得廣泛關注,並得到香港藝術館收藏,《不是時裝店!》中再次展出,令人期待。

展覽共有七十多件作品,就如時裝店分不同部門展出,每一個部門設置鏡子,上面有一些提問,以此與觀眾交流,就像我們在時裝店內試衣服時會仔細地觀看鏡子裏的自己,考慮衣服是否適合,而考慮因素是否自己既定的口味?還是因為潮流?欣賞藝術品是否又是如此?

除了是自身形象,衣服對某些人來說也承載了個人感情和回憶。另一位香港藝術家文鳳儀的展品《霞絲:千水、千目、千山、千華》,承載她對母親的懷念。「霞」是她母親的名字,「絲」是以金屬絲造成雕塑,「水」代表多變,「目」代表智慧,「山」代表慈愛,「華」則代表花開花謝的人生常態。作品是一組旗袍,是以她母親的衣服作為原型,以金屬絲代替布料針線,彷彿為母親做衣服,以表達對母親的懷念,同時反思自己作為母親的身分。從軟的物質變成剛硬的金屬絲,似乎是一種追求永恆的欲望。旗袍是一種盡顯中國女性特質的服飾,含蓄而溫婉,但是女性往往柔中帶剛,擁有巨大的能量,就如「水」、「目」、「山」的含義。一直覺得保留父母衣物是非常親密、充滿愛意的事,文鳳儀的作品令人深深感到母女之間的深厚感情。

除了當代香港藝術家作品,展覽還展出多件古董,包括刺繡古着、清代的圓形鞋跟弓鞋等,以及不同年代和文化背景藝術家筆下的人像,大家不妨看看今日的最新時裝潮流,是不是也從前人身上得到很大的啟發?所謂美的標準,古往今來,又改變了多少?

文:蘇媛

圖:香港藝術館
蘇媛,一位業餘藝術愛好者,早年留學英國倫敦,學習東方文化和中國藝術,曾參與藝術拍賣、展覽和出版等工作,研究範圍以玉器和近現代中國書畫為主,經常出沒香港和內地的拍賣會與畫廊,遊走於藝術和商業之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