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金燕玲3年两度患癌切子宫盲肠 医生列3大高危因素

2022-11-18 00:00

金燕玲3年内两度患癌,切除子宫、盲肠和淋巴,医生指有3大因素最高危。
金燕玲3年内两度患癌,切除子宫、盲肠和淋巴,医生指有3大因素最高危。

67岁的女艺人金燕玲,2019年向外透露自己患上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UPSC)。为了应对癌症,她积极接受治疗,切除了子宫、盲肠和淋巴,现已康复并重新投入工作。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罕见形式,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通常在绝经后出血的提示下进行子宫内膜活检而确诊。

子宫内膜癌3大高危因素

子宫体癌在香港女性常见癌症中排第四位,当中九成属子宫内膜癌,较常见于45岁以上的女性,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6岁。子宫内膜癌成因众多,其中肥胖和糖尿病属重要的高危因素,也可能与遗传性基因有关,例如患有遗传性「连氏综合症」的妇女,因带有「错配修补基因」(MMR)突变,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癌。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当中,约2至5%同时患有「连氏综合症」,因此「连氏综合症」女性患者须注意风险。

UPSC属罕见癌 扩散风险较高

相比之下,「UPSC」属较罕见的子宫内膜癌,占整体不足一成。临牀研究显示,曾患乳癌或携有BRCA 1基因突变的女士,罹患「UPSC」的风险略高。由于「UPSC」有较高机会扩散至腹腔内其他器官,一般情况下,医生多建议患者接受全子宫切除术、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盆腔及主动脉旁的淋巴结切除,以防复发。

阴道异常出血应尽快求医

一般子宫颈抹片检查,虽有可能检测子宫内膜的异常迹象,但子宫颈抹片检查原意是检测子宫颈细胞的不正常病变,并非检查子宫内膜的有效方法。如阴道异常出血,应及早求医,按医生建议接受子宫内膜活检、阴道超声波或刮宫诊断;如有乳癌、卵巢癌或大肠癌家族史,亦应定期接受检查,惟因相关检查具入侵性,不建议妇女作例行性检查。

撰文: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蔡添成

以上内容由名人+提供,标题经星岛头条编辑修改

延伸阅读:子宫颈癌症状

根据衞生署资料,子宫颈癌是香港女性中常见的癌症。定期接受子宫颈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早期的子宫颈细胞癌前病变,能有效预防子宫颈癌。子宫颈癌症症状如下:

 

子宫颈癌风险因素+预防方法

根据衞生署资料,子宫颈癌风险因素有7个,另署方亦列出3个预防方法: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