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手脚麻痹流口水或中风 专家教4招减发病风险

2022-10-13 00:00

注册物理治疗师分享预防中风方法
注册物理治疗师分享预防中风方法

闻「风」色变。中风是大脑血管意外,即大脑部分动脉被凝块阻塞或破裂,血液供应被切断,该范围因为没有氧气和养分供应,脑细胞便会死亡,继而可能导致脑损伤以及不同程度的身体或认知残障,甚至死亡。

中风的成因

在全球50岁或以上的人群中,中风是导致健康欠佳、残疾和过早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2020年,中风是香港第四大常见死因,有3,164人死于中风。一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越多,发生中风的风险便越高。

虽然某些危险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例如年龄的增长或中风家族史,但是大多数的危险因素其实是可以预防或改变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酒精、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或体能活动、压力、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脏病因素。只要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风险因素,便可降低中风的风险,大大减少个人及社会的医疗负担。

在基层医疗概念下,预防胜于治疗。市民在了解中风原因和主要危险因素后,便应实行降低中风风险的方法以预防中风。同时,亦要认识中风的警告讯号,一旦中风,亦懂得即时应对,以减低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

4招预防中风

实践健康的生活模式是预防中风的重要一步,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切勿吸烟:不要吸烟,吸烟者亦应立即戒烟。戒烟后中风的风险会降低,在5至15年内有望与不吸烟者的中风风险看齐。

2. 避免饮酒:饮酒会令血压上升从而增加中风风险,而且酒精饮料对血管并没有保护作用,高血压患者更不应该饮酒。

3. 饮食均衡:均衡的饮食非常重要,除了限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取外,每天至少要吃5份水果和蔬菜。研究显示,每天多吃100克蔬菜,中风风险便可降低8%;每天多吃100克水果,中风风险就会降低10%。

4. 经常运动:保持足够的身体活动量或运动量是很重要的,运动能减少整体肥胖和腹内脂肪、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增加「好」胆固醇和减少「坏」胆固醇,并能缓解心理压力和改善体质等。要达致以上效果,成年人应每星期累积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

建议50岁以上人士每三年一检

「及早发现」是基层医疗的第二层预防。我们经常听见的「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它们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三高或有其中一高。如能及早进行筛查,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早介入治疗,便可减低中风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

有关高血压检查,建议成人每两年一检,长者则每年一检。血糖检查方面,应由45岁开始,建议每三年一检,如有其他风险因素,则每年一检。血脂检查方面,建议50至75岁人士每三年一检,如有其他风险因素,则每年一检。

中风的警号

如何察觉自己或身边人当刻可能患上中风呢?中风的警号包括面部及手脚一边麻痹或乏力、突然流口水、突然说话不清和理解事情困难、突然有严重的头痛、视觉模糊、吞咽困难、晕眩、失去平衡力及协调能力,以及无故呕吐等。如出现这些症状,应即时送院治理。

中风患者康复之路

如果不幸患上中风,视乎严重程度,患者和家人将面临漫长的复康之路,清晰和切实可行的复康目标设定对于复康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按世界卫生组织订定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系统」,复康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提升患者的社会参与度并重新融入社区,而患者在治疗上的积极参与和跨专业复康团队的介入,则旨在让患者发挥复康潜能以达致最大的复康效果,从而恢复患者的生活角色及提升其生活质素。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彭耀宗教授认为,中风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是偏瘫侧的骨质疏松症和跌倒。居住在社区的中风患者应养成定期运动习惯,以强化肌肉及增强平衡能力。此外,彭教授的研究也表明身心并用的运动训练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25%。

综观所有因素,预防胜于治疗。对于个人来说,必须采取积极态度做好防「风」措施,防范于未然。

撰文:注册物理治疗师 吴玉敏

以上内容由名人+提供,标题经星岛头条编辑修改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