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症|囤积成瘾 或因精神健康问题所致
2022-04-28 00:00
日前有报道指黄大仙拾荒妇因患上储物症,经常在家中囤积物件,因而被女儿赶出家门而流落街头,其实储物症并非单纯一种个人行为现象,更有可能是一种精神健康问题而引致的症状。其实储物症既可以是因认知障碍症或脑部受创引致,也可因其他精神健康问题而发生,据精神健康网站MindHK指出,过去曾有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将储物症称为强迫性囤积,认定它是强迫症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而在包括美国等国家,更已将储物症纳入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之内,亦即将储物症视为一种精神问题。事实上,储物症患者通常会无视物品本身的价值而大量收集及保存物品,患者在收集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愉悦感,而一旦遇到要将物品丢弃或转交他人,则会感到非常沮丧或焦虑,甚至出现难以决定保留或是丢弃物品的情况。
或许有人认为不少人均有储物习惯,喜爱囤积物件的程度因人而异,但若然所收集的物件未必有实际纪念价值或用途,储存物件情况又已为日常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因家中的某些位置已堆满杂物而无法使用,便得要留意是否已经患上储物症。患者一般保存的,可以是不同种类的物品,由衣履、图画或相片、玩具或童年纪念品、 书报传单及信件、盒罐等储存容器,已变坏或过期的食物,甚至是大量电子邮件等非实质物件,或是收集过多的动物,都可被视为患上储物症。
出现储物症的成因暂时未有准确答案,当中可以是因童年经历、曾受亲人离世或伴侣分手等创伤,又或是家族中有同样患者,都可以是原因之一,虽然患上储物症会令生活变得困难,但患者仍可找办法克服问题,如与他人倾诉及找精神健康机构求助,向曾有同样经历的同道中人寻求支援、写日记纾发感受,或是多参与不同活动及亲近大自然,让心灵得到放松,都是合适的方法。
若要重新整理物件,可尝试调校计时器或以聆听几首乐曲来设定时限,然后在指定时间内整理一个区域。患者也可制定清单,将拥有的物品分为不同类型,以及制定处理方法,而设定每天丢弃一件物品的目标、将垃圾箱放在家中不同角落,使用捡拾垃圾工具来捡起东西,让自己毋需触碰物件,安排特定时间清洗和收拾衣物,记录进度等等,也不失为改善储物症的好方法。
想知更多健康资讯 请到WeCare Health专页浏览 按此(https://www.facebook.com/wecarehealthhk)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