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仅13%受访者支持填海 近6成人担心耗尽财政储备

2018-11-06 17:35

公民党发表的民调显示市民与支持填海的学者唱反调。资料图片
公民党发表的民调显示市民与支持填海的学者唱反调。资料图片

政府在施政报告发表「明日大屿」计划激起全城争议,公民党进行的民调发现,5个土地供应选项中,东大屿填海最少受访者选择,只有13%,另有近6成受访者忧计划将耗尽财政储备。调查结果与38名经济学者联署支持「明日大屿」大唱反调。

公民党上月16日至本月5日以随机抽样方式电话访问了3236名市民,调查结果显示,最能在短期内增加土地房屋供应的选项为「引用官地收回条例、收回发展商手上闲置农地」,共28%;其次为「取消丁权、将超过900公顷闲置土地以作建屋用途」,共27%;第3位是收回粉岭高尔夫球球场,有18%。而只有13%受访者选择东大屿填海方案。

民调亦问及市民对「明日大屿」的意见,同意政府应先善用现有土地才填海的受访者占69%,不同意占21%;另有58%受访者「十分担心」或「担心」「明日大屿」将耗尽财政储备,不担心的占38%;而有57%受访者认为「不值得」为「明日大屿」耗尽储备。

公民党郭家麒指,民调已反映大多数市民认为政府应先善用现有土地才填海,而选择引用收回官地条例及取消丁权的亦远比填海多,批评特首林郑月娥与民为敌,一意孤行填海方案。

对于有38名经济学者发表了「明日大屿」是「上佳的社会投资」的联署,指人工岛带来的财政收入,单计卖地已可收回成本。郭家麒质疑,人工岛没有基建配套,填海成本难以估算;公民党的谭文豪亦批评学者以将填海与金钱挂帅,质疑填海目的并非为解决土地问题。他又强调若政府有意就「明日大屿」发债的做法不能接受,03年政府逼于经济困局才要将「五隧一桥」发债,其后患遗祸至今。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