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慎防面膜致敏化学物质 一款防腐剂超标

2017-04-18 10:00

女士使用面膜要小心化学物!消费者委员会去了共接获65宗有关面膜的投诉,较前年升逾一倍,单在今年首季更已接获16宗,较去年同期的9宗增逾7成。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指,今年接获的投诉主要包括怀疑假货和产品质量问题,有个案用后出现红肿,甚至脓疮等严重致敏情况。 消委会测试市面上40款声称具保湿功效的片装面膜,发现半数的面膜的样本含可致敏的防腐剂化学物,其中一款检出的防腐剂MIT(甲基异噻唑啉酮)浓度轻微超标,转交海关跟进;一款面膜样本的载体含可迁移荧光物质,即可透过接触转移至皮肤上;两款含有微量铅。 40款的面膜中,全部样本均未有检出砷、镉、水银、游离甲醛、CMIT、butyl-paraben及5种禁用的防腐剂(包括isopropyl-、isobutyl-、benzyl-、phenyl-及pentyl-paraben)。另亦未有测出含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 在测试中,「肌研」极润保湿面膜及「Olay」水凝修护面膜检出微量铅,但含量未有超标。而今年2月起,欧洲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MIT,因MIT能令大部分人士产生过敏反应;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允许MIT使用浓度为0.01%,「白丝娇丽」Bésilke补水净白矿泉面膜含0.013%MIT,超出上限,消委会已转交海关跟进。 另外,测试中只有「EAUTHERMALEAvène」的面膜含有可迁移荧光物质。 黄凤娴提醒,面膜成份的致敏程度视乎使用者肤质及使用频密度而异,「不代表一用就致敏,若过往用开都无问题,可继续使用,但再买新时可多些选择」。 她指出,本港现时尚未有针对护肤品、化妆品成份的规管标准,建议港府应考虑引入相关法例,保障消费者。 此外,皮肤较敏感人士若用新购的面膜,可先将部分面膜液涂抹于面颊旁,让其停留短时间,若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后才使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