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时隔14年重提「适度宽松」 管涛:避免过度解读

2025-01-10 12:05

中国货币政策时隔14年重提「适度宽松」 管涛:避免过度解读
中国货币政策时隔14年重提「适度宽松」 管涛:避免过度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14年重提适度宽松,提出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1月3日举办的2025债券市场年度论坛上表示,要避免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过度解读。

他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要扩大政府债券的发行,必然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维持低利率、宽流动性的环境。而当前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有抢跑之嫌,透支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利好。

当前形势同2008年很大不同

管涛指出,一提到适度宽松,就想起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前的形势与2008年相比有三点不同。

一是人民币汇率压力不同,在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主要面临升值压力,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持续调整的过程中,统筹内外部均衡对于货币政策将会形成一定掣肘;二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不同,2008年货币政策主要面临供给约束,通过货币紧缩来抑制过热的信贷需求,而目前货币信贷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三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同,不仅银行面临此方面风险,而且低利率给其他长期机构投资者,如保险机构也带来了压力。

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 反映有效融资需求不足

管涛表示,今年4月以来,中国央行已多次预警长期利率单边下行风险,目前看这个风险并没有收敛,反而进一步发散。

他指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一定程度上既反映资产荒,也反映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央行的货币投放或流动性供给无法进入实体经济,低利率给银行和其他长期机构投资者带来很大压力。

他认为,从短期看,作为交易盘,要注意货币宽松不及预期、政策力度超预期、经济恢复超预期等,可能造成债市动荡加剧;从长期看,即使要为国债和政府债券发行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也需要深层次探讨究竟怎样的政策性利率是合适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