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卢宠茂:公立医院集中助基层及突发危重病人 弱势社群可获更多资助
2024-11-03 13:24
施政报告2024︱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推出社区药房计划以及设立基层医疗药物名册;亦会全面审视医疗体系的定位和目标,改革医管局、衞生署和基层医疗署的职能和分工。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料社区药房在2026年推出时会遍布全港18区,而每区会有5至6间,让病人在合理距离内取药。
他又指,公立医院日后会集中帮助有紧急需要及危重病人。基层、低收入、负担不起「慢性共付」的病人会由普通科门诊照顾。至于不属弱势社群的病人则不应到医管局,应多负担一点,或是到私人市场由家庭医生诊症。
相关新闻:施政报告2024|陈清霞:医疗体系改革重点放在制度革新 推基层医疗助减成本
施政报告︱无经济能力者 会获得更多资助
卢宠茂在电视节目《讲清讲楚》表示,医管局、衞生署、以及基层医疗署会重新定位,目的是要发展基层医疗,令这三个最大的医疗服务的供应上能各司其职、做好本分,令整个医疗架构更有效率,也让医疗资源不要浪费。
他指医管局定位是四方面,首先是帮助弱势社群、贫穷、无经济能力的人;其次是急症、危疾、突发性疾病如中风心脏病等;第三是较复杂、要多学科、跨部门合作的病例;最后是培训。卢宠茂指慢病或偶发性伤风感冒,不应找医管局求医,而是应找家庭医生。他强调资源要用得其所,否则「培训几多医生都好、都系浪费」。
至于一小部分基层低收入市民,例如接受综援人士,或者家庭状况很差要有社会福利援助,则会集中在现有的普通科门诊去作照顾,包括令他们能够参与慢病筛查。他表示改革后,危重病人并非不用付钱,会设收费机制,而经济能力有问题的弱势社群会有豁免机制。至于本身有能力的人则会稍为负担多一些,从而令资助能更加针对性。
料每区至少5、6间社区药房
至于私家医生收费会否下调令市民有诱因减少看公立医生,卢宠茂认为收费方面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指个别家庭医生收费经已很合理,称慢病共治计划目标之一是希望建立「一人一家庭医生」概念,表示明白对很多市民来说最初未必习惯,但一个稳定、长期跟进的家庭医生对个人健康、慢性疾病管理很重要,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费用、药物甚至可避免一些医疗事故。
施政报告亦提出推出社区药房计划及基层医疗药物名册,卢宠茂说,目标是透过医管局采购,然后到家附近的社区药房取药,又希望协助院舍,甚至利用科技重新包装药物,举例指由「7个瓶装7种不同药 」变成「每一袋装7种药、每次成袋食」,以便利长者。
不过社区药房要待2026才能推行,卢宠茂解释指因为药物采购过程复杂,又要找到药房有能力要运行,亦需要有获足够培训的药剂师和电脑系统等。他强调,要做到真正市民会使用,必须18区全覆盖,同时每区都要有一定数量分布,初步估计每区至少要有5至6间,认为起码要有合理距离,否则部分病人或会认为「去医院仲近过去社区药房」。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