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外劳|院舍护理员拟增至1.5万配额  新生会:可提升服务质素 仍优先聘请港人 

2024-06-24 20:25

输入外劳|院舍护理员拟增至1.5万配额  新生会:可提升服务质素 仍优先聘请港人 
输入外劳|院舍护理员拟增至1.5万配额  新生会:可提升服务质素 仍优先聘请港人 

劳工及福利局建议「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今年第三季起再新增8000个护理员外劳配额,整体配额增至1.5万个。新生精神康复会行政总裁朱世明今日(24日)接受《星岛》访问表示,业界对此反应正面,形容人手短缺下输入外劳属「无办法中的办法」。他指,机构每名外劳护理员每月成本最少1.7万元,略低于本地护理员平均月薪1.85万元,但强调管理角度上仍会优先聘请港人。有护理院院长指,前綫护理员人手不足会影响工作分配,加剧行业整体人手流失,认爲输入外劳有助员工专注本职,提升服务质素。

前綫员工分为三级

新生精神康复会有20个院舍,共有1550个宿位。位于九龙的新生会大楼长期护理院属机构属下其中一个高度照顾院舍,有200个宿位,提供住宿照顾予残疾人士。机构表示,长期护理院或高度照顾院舍的前綫员工分三级,其中护理员负责为院友洗澡、喂食、扶抱、换片等,占人手比例约3成;高一级的社监或保健员负责执药、派药、安排康复活动等;护士和社工则倾向负责制定个人康复计划、管理家舍等管理层面工作。

左起:护理员莫笑芳、新生精神康复会行政总裁朱世明、护理员盘贤东、护理员刘玉琴。萧博禧摄
左起:护理员莫笑芳、新生精神康复会行政总裁朱世明、护理员盘贤东、护理员刘玉琴。萧博禧摄
新生会长期护理院院长陈嘉仪(左)与新生会小榄长期护理院院长袁丽珊。萧博禧摄
新生会长期护理院院长陈嘉仪(左)与新生会小榄长期护理院院长袁丽珊。萧博禧摄
高度照顾院舍中有不少行动不便的院友,图爲护理员协助院友扶抱转移。
高度照顾院舍中有不少行动不便的院友,图爲护理员协助院友扶抱转移。
高度照顾院舍中有不少行动不便的院友,图爲护理员协助院友扶抱转移。
高度照顾院舍中有不少行动不便的院友,图爲护理员协助院友扶抱转移。
护理员的工作包括为院友喂食。萧博禧摄
护理员的工作包括为院友喂食。萧博禧摄

期望有落差 流失严重

当前綫护理员短缺,保健员需兼责照顾院友,而他们的工作就要再转嫁给护士,形成恶性循环。新生会小榄长期护理院院长袁丽珊表示,这令部分员工有工作期望的落差,加剧人员流失,「有些人不期望做一些埋身工作,试过请了六个保健员,但因为他们发现工作有落差,一个月流失四个。」

政府去年6月推出「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新生会透过计划输入53个外劳护理员后,整体人手空缺率由以往约2成减至约1成。新生会长期护理院院长陈嘉仪表示,输入外劳可纾缓院舍人手短缺问题,减少因对上员工工作配对不准确及对工作期望有落差而导致人手流失。她亦提到,以往院友或要每隔两日洗澡一次,现在有更多护理员为他们洗澡、擦牙 、换衣服、收拾物品,不少家属反映院友卫生有改善。

高度照顾护理员需求膨胀

新生精神康复会行政总裁朱世明表示,本港面临人口老化,高度照顾院舍护理员需求膨胀,社会福利署必定看到业界需求才增加输入外劳配额,认爲配额数字合理。他指,现时护理员月薪约1.5万元至2万多元,机构30多名本地护理员平均月薪约1.85万元,与大学新毕业生相若,形容属「合理待遇」,惟因工作性质相对厌恶少有人入行,故输入外劳属「无办法中的办法」。

长远而言,朱世明称协助院友康复、涉及教导等专业性较高的工作,仍需由本地员工负责,至于倾向执行性的工作则不一定。他亦说,本地护理员对认识香港情况,工作反应较快,语言上较易与雇主及服务对象沟通,因此管理角度上仍会优先聘请港人。

本地护理员:都帮到手

本地护理员刘玉琴表示,去年10月加入新生精神康复会前曾在其他院舍接触外劳护理员,尽管两地护理员有语言及工作方法上的差异,但磨合一个月后「发现他们都帮到手」。她认爲,本地护理员无需由雇主安排住宿,相对外劳也有经验优势,可及时跟进院友情况,「每个院友的特性、脾性、状态都清楚。每样东西不用别人叫你,已经知道怎么去做,会帮到护士。」

记者 萧博禧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